导图社区 妇产科-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本篇主要介绍了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包括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生殖系统的血管、淋巴、神经,骨盆的组成及类型,盆底组织与会阴的解剖,和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可供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及相关科普了解
编辑于2023-01-30 17:15:47 新疆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妇产科复习参考总结
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女性生殖器与尿道、膀胱(属腹膜外脏器)、输尿管、直肠及阑尾相邻
骨盆底的组成及会阴解剖
组成
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 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如内生殖器、膀胱及直肠等)于正常位置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外层
外层位于外生殖器及会阴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下面, 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及一括约肌组成
肌肉包括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肛门外括约肌
生产侧切时可切断球海绵体肌和会阴浅横肌
中层
中层为泌尿生殖膈, 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其间的一对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组成
内层
内层为盆膈是骨盆底最坚韧的一层, 由肛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组成
会阴解剖
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前起自耻骨联合下缘,后至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坐骨结节和结节韧带
狭义的会阴是指位于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厚3~4cm,又称为会阴体
骨盆的组成、分界和类型
组成
骨盆的骨骼
骨盆包括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
骨盆的关节
骨盆的关节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骨盆的韧带
有两对,一对是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 另一对是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
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两部分
假骨盆又称大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上,为腹腔的一部分
真骨盆又称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真骨盆上口为骨盆入口 ,下口为骨盆出口 ,两口之间为骨盆腔
类型
根据骨盆形状(按 Callwell 与 Moloy 分类),分为4种类型
女型(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
生殖系统血管分布、淋巴引流、神经支配
血管
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
子宫动脉为骼内动脉前干分支,在相当于子宫颈内口水平约2cm处分为上下两支,分别为子宫体支和子宫颈﹣阴道支
阴道动脉为骼内动脉前干分支,分布于阴道中下段前后壁、膀胱顶及膀胱颈
阴部内动脉为骼内动脉前干终支
卵巢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
淋巴
外生殖器淋巴
腹股沟浅淋巴结
大部分汇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少部分汇入骼外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
汇入骼外及闭孔等淋巴结
盆腔淋巴
髂淋巴组
骶前淋巴组
腰淋巴组(也称腹主动脉旁淋巴组)
神经
女性内、外生殖器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交感N纤维由腹主动脉前神经丛分出, 进入盆腔后分为卵巢神经丛和骶前神经丛
子宫平滑肌有自主节律活动,完全切除其神经后仍能有节律性收缩,还能完成分娩活动; 临床上可见低位截瘫产妇仍能自然分娩
内生殖器解剖
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后二者合称为子宫附件
子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子宫内膜分为3层: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 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为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 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
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子宫的正常位置依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
子宫韧带共有4对: 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呈翼状,能够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子宫韧带共有4对,外1/3部形成骨盆漏斗韧带,又称卵巢悬韧带,内含卵巢动静脉;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为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韧带(卵巢囊肿蒂扭转上述韧带均受累); 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作用; 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脱垂的主要结构; 宫骶韧带向后向上牵引子宫颈,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根据输卵管的形态 由内向外分为4部分: 间质部(管腔最窄),峡部,壶腹部(受精常发生于此),伞部(有"拾卵"作用)
外生殖器解剖
女性外生殖器 指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 , 位于两股内侧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阴阜皮肤上的阴毛呈倒三角分布
大阴唇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前庭大腺又称为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EDhXZuKq
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