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宋元专题
高三文科党必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作者作为衡中学生精心整理。从各个时代从特征文化——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去分析。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结合课本复习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编辑于2020-01-30 01:32:23历史
魏晋南北朝
阶段特征
政治
国家长期分裂,战乱不断,中央集权制遭到一定破坏
九品中正制
民族融合加强
经济
农业
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但仍有所发展
实行均田制,租调制
两晋之际,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江南初步开发及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区平衡
手工业
南北朝灌钢法,白瓷蜀锦
商业
草市出现
南方商品经济活跃
文化
思想
佛教兴盛,道教广泛传播
儒学出现危机
魏晋玄学形成
儒家融合佛道
科技
造纸术进步,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农书《齐民要术》
黄河流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数学祖冲之圆周率
文艺
书法进入自觉阶段。
绘画艺术发展
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
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鲜卑的贵族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统治者接受先进的汉文化
内容
均田制
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
三长制
便于征税,加强中央集权
整顿吏治
缓和阶级矛盾
迁都洛阳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促进民族融合
移风易俗,实行汉制
加速封建化,有利于民族融合。
隋唐
阶段特征
政治
专制主义
三省六部制
内容
中枢起草诏令
门下审议
尚书省执行
政事堂,议政机构,中期后变为中书门下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特点
相权三分互相牵制。
分层决策,职责分明
节制君权
意义
提高行政效率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减少决策失误,防止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对后世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中央集权
唐中后期,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
选官制
科举制
监察制
御史台;设道监察地方
法律
《唐律疏议》
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封建统治经济
为后世法律提供借鉴
经济
农业
曲辕犁,筒车,开凿大运河。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但人头税田税仍是主要税收来源。
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口第2次南迁高潮
南方经济发展,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手工业
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缂丝技术
商业
严格的纺市制
丝绸之路繁荣,港口城市兴起,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管理
长安城成为国际大都市
夜市,柜枋,开元通宝
农产品商业化程度高
政策
中前期政府严格管控商业贸易
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官商分利,茶引,盐引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内容
按田亩征收地税按资产征收户税。
作用
统一税制,扩大税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减轻了农民负担,封建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局限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文化
思想
隋唐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尊道,礼佛,崇儒
儒学受到挑战,儒者努力复兴儒学(韩愈道统,孔孟的仁义道德)
科技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发明火药,唐末用于军事
天文学,僧一行
医学唐本草(国家颁行)孙思邈千金方。
文艺
书法重视法度规范
绘画无道子宗教画送子天王图。
唐诗
唐代戏曲梨园
莫高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
科举制
分科考试,以才学为标准。
影响
积极
打破世家大族选官特权,扩大统治基础
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教育文学发展和社会读书风气形成
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
消极
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忽视科技
评价唐太宗
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成为古代君主的楷模
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心存百姓
知人善任,兼听纳谏
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与中外交流,扩大了中华民族影响力。
主题
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政治
专制主义
二府三司制
中央
禁军制
杯酒释兵权
禁军将领权力一分为三(三衙统兵)
枢密院调兵
评价
结束了唐末五代藩政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造成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局面出现
一省制(元)
中央集权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行省制(元)
选官制
宋代完善科举制度
监察制
中央设御史台、谏院
地方设通判
宋朝的文官政治
表现
科举制度完善
官员人事管理更加复杂严密制衡原则,职权与事权分离
非理性政治集团受到成功抑制,如外戚宦官干政
士大夫集团与皇权相对合理的制衡关系
原因
政策:重文轻武,统治者鼓励上书言事
科举制的推动
儒家文化倡导济世精神,使士大夫参政议政意识空前高涨
经世致用
王安石变法
背景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辽西夏威胁北宋,民族矛盾尖锐
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庆历新政失败提供了借鉴
宋神宗的支持和王安石的倡导
措施
经济
内容
青苗法
募役法
大地主交税多,可免劳役
方田均输法
作用
保证了农业生产,增加了财政收入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军事
保甲法
将兵法
精简军队
选官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发展地方教育,打击恩荫制度
意义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节省军费,提高军队战斗力
失败原因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触及大地主的利益
改革过程中用人不当
经济
农业
不抑兼并,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农民普遍兼业,客观上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增加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两宋时期,人口大量南迁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手工业
冶金
北宋普遍用煤冶铁
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
纺织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部门,宋末元初棉花广泛种植
元朝黄道婆推广纺织技术
制瓷
宋景德镇
元彩瓷青花瓷
造船技术先进,开采石油
商品经济活跃
纸币出现
北宋
交子
南宋
会子
元
宝钞
城市布局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城市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有所放松,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草市、夜市、晓市兴盛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边境互市贸易频繁
文化
思想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隋唐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儒学为了适应外来文化冲击
唐宋儒家学者复兴儒学的努力
内容
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世界观
理是世界的本源
方法论
格物致知
实质
从哲学的高度维护了专制统治
评价
地位
宋明时期儒学主流,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积极影响
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社会秩序稳定
重视主观精神,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消极影响
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经过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自然科学,使知识分子思想日益僵化
科技
北宋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用于航海
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药的广泛使用
唐末曾用于军事
宋朝沈括《梦溪笔谈》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
王贞《农书》
文艺
文学
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兴起
宋词
话本
元杂剧
汉人进取无望
书法
追求个性有意无法
绘画
文人山水画写意
受理学影响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
戏曲
元杂剧,南戏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