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软考中项——信息化知识
软考中项——信息化知识超全梳理!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战略和规划、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等等,希望能帮到大家~
编辑于2023-02-17 20:44:13 广东软考中项——信息化知识
信息化知识
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
信息基本概念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论(奠基者香农):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
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在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种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本体论: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认识论: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
传输模型
信源、信宿、信道、噪声
编码器:量化器、压缩编码器、调制器等
译码器:调解器、译码器、数模转化器
质量特性
精确性:精确程度
完整性:全面程度
可靠性:来源合法,可以信任
经济性:成本在接受范围(与钱有关)
及时性:时刻(时间对比)
可验证性: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证伪
安全性: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小、安全性越高
信息系统
特点
目的性、稳定性、脆弱性、可嵌套性、开放性、健壮性
组成: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识别、外设、人员以及
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
数据库是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人员是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
所有人
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SRS)
系统分析(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情设计)
系统实施(编码、测试)
运行维护
信息化
层次(从上到下)
产品信息化:信息化基础
企业信息化:国名经济信息化基础;其结构: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
产业信息化
国名经济信息化;经济4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社会生活信息化:智慧城市……
基本内涵
主体:全体社会人员,包含政府、企业、事业、团体、个人
时域:一个长期过程
空域:是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的一切领域
手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途径: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目标: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国家信息化六要素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
1、可以重复使用 2、不同信息在不同用户体现不同价值
3、广泛性4、是社会财富5、流动性6、多态性7、融合性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备(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
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的龙头、主阵地
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两化融合
四化同步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两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信息化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融合
二、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
三、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融合
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
国家信息化战略和规划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具体目标是: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2.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
3.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4.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信息化基础设施
####
信息化发展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1.统筹发展,有序推进;2.需求牵引,市场导向;3.完善机制,创新驱动;4.加强管理,保障安全
电子政务
概念
内容
G2G、G2B、G2C、G2E
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
企业信息化
概念
企业信息化: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年能力和经济效益。
形势
企业竞争中的“大吃小”正在转向为"快吃慢"
结构
产品(服务)层、管理层 、作业层、决策层
战略要点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 3、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 4、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的作用 5、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6、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7、“因地制宜”推荐企业信息化
基本原则
效益原则
“一把手”原则
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原则
规范化与标准化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ERP
ERP(企业资源计划)
特点
是统一的集成系统
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是模块化可配置的
是开放的系统
功能
财会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分析系统(OLAP)
强调企业事前控制能力……实时分析能力
采用:客户/服务器(C/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B/S)、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支持Internet、电子商务和电子数据交换(EDI)
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一般ERP软件财务部分分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CRM客户关系管理
基本
是一个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注重的是与客户的交流,企业的经营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以产品或以市场为中心。
重要指标
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注重客户的满意度的同时)
三角模型
信息技术、CRM应用系统、CRM经营理念
CRM应用功能设计
销售服务营销一体化
CRM应用设计
客户数据
分类
描述性:客户基本信息
促销性:体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历史数据;包括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的数据、促销活动记录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和广告数据等
交易性:反映客户对企业做出的回馈的数据,包括历史购买记录数据、投诉数据、请求提供咨询及其他服务的相关数据、客户建议等
特点
可伸缩性(可扩展、伸缩)、可移植性(可复用、可移植)
功能模块
自动化的销售;自动化的市场营销;自动化的客户服务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对象
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事务数据库以及一些新型的高级数据库
完整数据挖掘过程
数据的清理与集成
数据的选择与交换
数据挖掘
知识评估与表示
数据挖掘的任务
描述,分类和预测
SCM供应链管理
概述
阶段
初级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
分类
按照管理对象:企业供应链、产品供应链、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
按照网络结构特点分类:V型、A型、T型
按照产品类别分类:功能型、创新型
特点
交叉性,动态性、存在核心企业、复杂性、面向用户
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集成化管理、扩展性管理、合作管理、多层次管理
敏捷供应链系统
通过CORBA、Web和代理技术的结合应用来解决异构平台之间的异地合作问题
设计原则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2.简洁性原则;3.取长补短原则;4.动态性原则;5.合作性原则;6.创新性原则;7.战略性原则
电子商务
概述
概念
原始电子商务: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凡使用了诸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以及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工具和技术进行商务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电子商务。
现代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不需见面,实现网上(线上)交易、在线支付(或者货到付款)、智能配送以及相关综合服务的一切活动,是完全创新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传统商务流程的一种以信息化手段应用为典型特征的商业运营模式。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连接原始电子商务和现代电子商务的纽带。
特征
普遍性、便利性、整体性、安全性、协调性
分类
EDI(电子数据交换)商务、Internet(互联网)商务、intranet(企业内部网)商务、extranet(企业外部网)商务
类型
B2B、B2C、C2C、O2O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原则
企业主体、政府推动
统筹兼顾、虚实结合
着力创新、注重实效
规范发展、保障安全
系统结构
电子商务应用
网络基础设施
报文和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
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出版的基础设施
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
商业智能
三个层次ߘ튊
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四个功能
数据仓库:实现高效访问。提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数据ETL:支持多平台、多种数据存储格式
将数据从源端经过extract(抽取)、transform(转化)、load(加载)至目的端的过程
数据统计输出(报表):包括统计数据表样式和统计图展示
分析功能:有一定的交互功能,支持多维OLAP
组成部分
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
实施步骤
需求分析、数据仓库建模、数据抽取、建立商业智能分析报表、用户培训和数据模拟测试、系统改进和完善(需求建模 抽取报表 测试改进)
技术
数据仓库、olap工具、数据挖掘
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数据(big data)
5个环节
数据准备(ETL、提取、转化、加载)
数据存储与管理(SQL、NoSQL)
计算处理(批处理、交互分析、流处理)
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商业智能)
知识展现(数据可视化)
5个特点
大多价真高
volume大量
variety多样
value价值—价值密度低、应用价值高
B-KB-MB-GB-TB-PB-EB-ZB(1024)
veracity真实性
velocity高速存取
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存储管理技术
解决:数据海量化和快速增长需求;GFS和Hadop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并行分析技术
MapReduce(编程模型)
分析技术
人工智能
应用
Hbase:是分布式、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数据库
HDFS:适合运行在通用硬件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
MapReduce:编程模型;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大于1TB)的并行运算
Chukwa:监控数据收集系统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概要
配置为共享的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信息资源
特点
宽带网络连接
快速、按需、弹性(动态扩展)服务
具体表现
超大规模、虚拟化、通用性
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
按需服务、及其廉价
潜在的危险性
分类
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社区云
服务类型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平台即服务
SaaS软件即服务
技术架构
从上往下依次:服务层(IaaS、PaaS、SaaS)、资源控制层(操作系统)、资源层(虚拟资源、物理资源)、设施层(基础设施)
发展原则
市场主导、统筹协调、创新驱动、保障安全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
6大特征
尊重人性、跨界融合、连接一切、开放生态、创新驱动、重塑结构
智慧城市
功能层
物联感知层(传感器、摄像头、RFID标签)
通信网络层(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
计算与存储层(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
数据及服务支撑层(SOA、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协同处理)
智慧应用层
三大支撑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
特点
具有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行为决策能力
物联网IoT
三层架构
感知层:负责信息采集和物物之间的信息传输,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核心能力
网络层: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是三层中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化最强、最成熟部分
物联网管理中心、物联网信息中心
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根本目标。(与用户的接口)
物联网感知层的技术
。产品和传感器自动识别技术(条码、RFID、传感器等)
。无线传输技术 (WLAN、Bluetooth、 Zig Bee、UWB) 。自组织组网技术 。中间件技术
移动互联网
特点
接入移动性、时间碎片性、生活相关性、终端多样性
关键技术
区块链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布式网络、 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集成的新型数据库软件,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区块链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各领域实现普遍应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体系趋于完善。区块链成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特点
特点: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 (开放性、非对称加密)等特点。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组成
数据层(数据区块、链式结构、时间戳、哈希函数、非对称加密)
网络层(P2P网络、传播机制、验证机制)
共识层 (PoW、PoS. DPoS)
激励层 (发行机制、分配机制)
合约层(脚本代码、算法机制、智能合约)
应用层(可编程货币、可编程金融、可编程社会)
基本原则:应用牵引、 创新驱动、 生态培育、多方协同、安全有序。
AI(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生命周期
立项
开发(含验收)
运维
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