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程晓堂 《课例式解读》第四章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
本图是关于程晓堂 《课例式解读》第四章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的思维导图,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程晓堂 《课例式解读》第四章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的思维导图,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英语期刊阅读 程晓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关键问题解析》,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文雅思大作文的命题类型和写作框架总结!
G类小作文书信写法
六级高频单词
英语学习:P的逻辑
英语学习p字母相关的单词
医学相关的英语词汇
系动词be的语法
48个国际音标标准学习
topic
雅思听力临考前策略
第四章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
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计划、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学习过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认知策略
采用适宜的学习方式、方法和技术加工语言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交际策略
发起、维持交际、提高交际效果
情感管理策略
调控学习情绪,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语言技能
理解性技能
听
读
看
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技能
表达性技能
说
写
17年版课标起将听、说、读、写列为课程内容而非目标
1.听说读写看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而非目的或功能
2.听说读写是教与学的方式,但并不只是为了训练听说读写看技能
3.听说读写看方面的技能训练可以作为日常课堂教学内容
列为课程内容的原因
文化知识
指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
语言知识
语音
词汇
语法
语篇
语篇是如何构成的
语篇是如何表达意义的
在交流过程中是如何使用的
语用
语言在真实情景中如何使用的知识
在什么地方、对谁、以什么方式、说什么话方面的知识
得体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知识
分类
连续型文本与非连续型文本
连续型文本:对话、访谈、说明文、应用文...歌曲、歌谣、韵文
非连续型文本: 图表、图示、网页、广告等
口语与书面语
模态分类
文字
音频
视频
数码
特点
基础性
通用性
适宜性
价值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要基于语篇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接触语篇、理解语篇和产出语篇等过程来学习英语
主题
语篇是蕴含具体内容和交际意图的语言,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有意义的语言
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语篇
语离也离不开主题,只有借助有意义的语篇,语言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三大主题
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避免贴标签,牵强地某些语篇和教学活动机械归入某个主题
人与自然
问题11 如何把握课程内容六要素的内涵
主题意义在课堂设计与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1.探究主题意义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兴趣点和动力来源
2.语言不是学习的直接对象,有主题内容的语篇可以减少单纯学习语言而产生的枯燥感
3.为深入探究主题内容,学生对语篇所用的语言有更准确的理解,不是停留在表层理解上
4. 学习的语篇和参与的活动均围绕主题开展,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现象就会共现,有更大的复现率
5. 不仅能学习语言,而且还能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 、经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收获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建议
1.尽量围绕主题和语境设计教学目标
语言目标力求与主题意义与语言表意 功勇结合起来
2.围绕主题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主题把教学内容 和不同教学板块练习起来
语言内容:语音、词汇、语法等 语言知识 以及听、说、读、写、看等语方技能。主题内容:语篇承载的表意内容。围绕主题内容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而不是围绕语言内容
3.将学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结合起来
Understand the text—respond to the text—create texts
4. 合理安排主题意义探究与聚焦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的顺序
聚焦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语篇学习活动之后
从目标、内容、活动提出的建议
问题13 为什么要倡导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
问题12 课程内容六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1. 语言是以语篇形式存在的
2. 语篇都是在语境下产生的,有主题。英语学习需要有语境和主题
3. 学习语言需要了解语言运作的规律,因此需要学习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理解和表达意义的基础。没有语言知识 ,无法理解语篇内容 ; 不能在脱离语篇的情况下学习语言知识 。
4. 学习语言必须学习和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语篇,学习语言知识
5.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看。它们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内容
问题10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从何而来
2001—2011年各版本课标的课程内容
没有明确区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2017年课标的课程内容变化
亮点
1.课程六要素的具体内容及其要求
2.提出了教学提示
困惑
1. 主题语境内涵不十分清晰
2. 语篇类型作为课程内容有些牵强
3. 教学提示对每个要素分别提出教学提示不太合理
六要素是相互关联、彼此依存的
2022年课标的课程内容调整
1. 将主题语境改为主题
2. 将语篇类型改为语篇
3. 结合各级别的课程内容要求,提出整体性的教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