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测言语片段阅读
行测言语片段阅读的思维导图,
关于行测言语片段阅读的思维导图,作答原则:1.正确答案不能偏离文段的中心话题,2.正确选项与重点句子的意思最近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公务员省考图形推理
法理学笔记
公考申论命题点
法理学
国考判断课总结【注意】
我的行测痛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
片段阅读
一、态度观点题
作答原则
1.正确答案不能偏离文段的中心话题
2.正确选项与重点句子的意思最近接
1.对策表述是重点
1.文段中出现明显的对策引导词: 应该、要、需要、解决、务必、必须……
2.句间没有明显对策引导词,前文出现问题, 后面有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解决办法即为答案。
3.文段是“重要性+问题”的表述,可以针对问题提对策
4.条件句出现在文段结尾,能够转述成对策,解决前文出现的问题, 该条件句是重点所在。例: 只有A才B,应该做到A(A重要) 如果A那么好,应该做到A(A重要) 如果A那么坏,不应该做到A(不A重要)
2.总结说明是重点
标志词:总之、可见,可以说、鉴于此、据此可知、综上所述、由此可见
3.观点表述是重点
1.标志词:作者认为、笔者觉得、在我看来、我认为……
注意事项: 除作者的观点,文段中如出现“科学家”,“研究员”“专家”的观点也往往是重点所在,但“有人说”“网友”的观点,“不少人说”不是重点
4.结果明确是重点
1.标志词:所以、因此、故而、因而、导致、于是……
2、注意事项:文段中提及做了一个实验,进行了一个调查、研究等,实验结果、报告显示的结果、调查的结果比较重要。
5。转折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然而、而、不过……、其实、事实上、 实际上、自然、固然、当然
注意事项:两句话对比,转折之后更重要。放在文段整个文段中,不一定带有转折的句子就是重点,需要结合其他句子意思进行对比,最终确定重点所在。
6.指代之后是重点
“这”“其”等代词处于一句话开头,就是总结前一句。 注:是否整个文段重点所在,需要结合其他句子意思进行比对确定。
7.分总形式重点在尾
具体表现形式: 问题/背景/现状——引出观点/给出做法 客观叙述——得出结论/做出总结
8.总分形式重在首
具体表现形式: 观点+解释说明 观点+举例说明 观点+原因说明 观点+正面分析 观点+正反论述
注意事项:区分“总分"和”引出“
9.并列关系需求同
标志词:既……又、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还、也、同样、同时、此外……、并列举例子、时间顺承
理论要点:提炼共同点
注意事项:时间顺承有两种表现形式: 1.通过前后时间对比突出强调一件事 2.通过时间推移共同说明一件事
10.关系复杂需对比
表现形式:文段较长,句子较多,出现多个标志词,或标志词无效或没有标志词。
理论要点:“标志词”与“句意”相结合,比对句间关系,直至找到文段重点。
八、标题选择题
1.标题类题目先按照“态度观点题”做
2.内容上紧扣主旨,无主题的不选
3.形式上短小精悍,生动形象优选。
注意事项:选项拿不准,可以“逆推排错”,看原文是哪个标题的内容。
七、意图判断题
1.文段是议论文,按“态度观点题”做
2.文段是故事、寓言,要揭示道理
注意事项:文段出现问题的表述,可以针对问题选择合理的对策。
六、语句填空题
观察句位,判断作用;话题一致,确定答案。
1.段首句:开宗名义,点明文段要阐述的中心思想,起总领全文作用;引出话题,对文段要阐述的中心思想进行铺垫叙述、埋下伏笔。
2.段中句:为语意衔接的流畅、自然,段中句在中文段中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总领下文,又能总结上文。
3.段尾句:往往是对前文重点内容的概括与总结,起着收束全文的作用,即点明中心,总结前文;也可针对前文的问题提出对策。
五、语句衔接题
一、核心解题思路:关注尾句,话题一致
1.提出一个概念 在段尾处提出一个前文未曾提及过的特定概念,后文一般应与此概念有关。
2.提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针对前文内容得出的结论,后文应该围绕“如何解决问题” 展开。
3.提出一种现象 尾句前面的文字是说明性质的,陈述的是一些事实,未包含作者的观点或态度倾向。这类材料后文应围绕现象展开,或者继续阐述该现象,或者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排除干扰选项
1.排除本段信息选项 指已在文段中出现过的信息,这种信息如果在后文在出现,就重复累赘。
2.排除无关信息选项 指与文段主旨相去甚远或与文段基本没有关系的信息
3.排除后文信息选项 指从逻辑顺序上在正确选项之后的信息。
三、尾句解决不了,需要把握文段行文脉络,接下来的内容要使整个文段表述完整。
四、句子排序题
做题方法
1.看首句 2.抓标志 3.找话题 4.要验证
1.看首句
根据句意可以做首句:定义、引入、背景
不能做首句的: 1.含有指代词且指代不明的句子不做首句 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后者不做首句 3.含有总结性的词语不做首句 4.具体分析,描述性的句子不做首句
2.抓标志
抓住句子的标志词: 指代、转折、并列、递进、时间、条件、顺承、通过标志词语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3.找话题
通过一致话题,合并同类语句
1.上一句结尾作下一句开头
2.两句话或三句话围绕相同的讨论进行论述
三、词句理解题
1.词语理解题
修辞类、概念类:联系前后文语境把握词语含义
指代类:就近原则(正确答案隐含在与之最近的句子中)独立原则(所选正确答案应具有独立性)
2.句子理解题
分析段落结构,把握材料主旨
二、细节判断题
1.选项 较短易定位,可以先从选项入手,带着选项去读文段
2.文段通俗易懂,可以先读文段,再看选项
3.文段晦涩难懂,或文段篇幅较长,可以先读文段两句话,然后看选项判断 (选项有三种情况:对、错、不确定),接下来再去读文段剩下内容,最终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