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考试大纲,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大学数据库系统概论大纲,数据库系统(DBS),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IMX6UL(A7)
考试学情分析系统
数据库系统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
数据库
定义: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基本特征: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定义: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
定义: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特点:数据结构化;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独立性高;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模型
两大类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独立于DBMS
数据结构
关系:对应一张表
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表中的一列,每一列的名称为属性名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型:对关系的描述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
模式——中间层
外模式——面向应用
内模式——存储模式
数据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关系
域
笛卡尔积
元组、分量、基数、属性、码、候选码、主码、主属性
关系模式
什么是关系模式?
定义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与关系?
基本的关系操作
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
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关系的完整性
三类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完整性
关系代数
关系代数运算
并、交、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连接、除
五种基本运算: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特点
综合统一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数据查询
单表查询
连接查询
等值与非等值连接查询
子查询
数据更新
插入数据
修改数据
删除数据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概述
用户标识与鉴别
存取控制
自主存取控制
强制存取控制
数据库角色
第五章 数据库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触发器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
规范化
范式
1NF
2NF
3NF
第八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事务的基本概念:事务是一个数据库的操作序列;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
事务的ACID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