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五):工业化、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
本图适用于农学考研-农业管理专硕、农村发展专硕及涉考科目,此为专业课: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核心章节 工业化、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的章节重点知识汇总
编辑于2023-06-20 20:44:25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五): 工业化、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压力与粮食供求之间的矛盾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
发展中国家农业的首要任务 (发展) 为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消除营养不良,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
人口与粮食供需的相关理论
马尔萨斯悲观人口理论:人口增长使人均收入(粮食)维持在生存水平的均衡状态。
反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观点:丹麦女经济学家埃斯特•博斯拉普认为,粮食供给 是随着人口增加而相应增长的。因为,人口增加而对粮食的需求会导致土地集约使用。
持续增加的人口和粮食需求的压力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人口增长与粮食供给的尖锐矛盾 发展中国家人口存在较严重的饥饿与营养不良问题。
原因: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及粮食供给能力低下。 决定粮食需求量大小的因素: 人口总量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 决定粮食需求增量大小的因素:人口增量和人口基数及人均粮食消费增量 (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 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恩格 尔系数)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 用来购买食物的支 出则会下降
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状态恶化
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率下降,甚至是负增长。
原因:“绿色革命”的增产效果已基本释放,而土地的生产能力也已开始退化。今后粮食产量的增加不得不依赖于更多的高产品种的研究开发和普及。
绿色革命:促使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各种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观点。 发展中国家要想“经济起飞”必须形成几个主要产业,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不包括农业。因此,罗斯托忽视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赫尔希曼提出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一国应优先发展“联系效应”大的部门。农业作为生产初级产品的部门联系效应小,不能作为重点发展部门。
美经济学家刘易斯的观点: 主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只有当工业化实现后, 才可能带动农业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获的观点。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批评了刘易斯忽视 农业发展的理论。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 他针对“二元结构”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不存在刘易斯所认为的传统农业边际产量为零的情况。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在资源配置上是有效的,任何农业劳动力的流失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他主张扩大对农业的投资,尤其是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食品贡献。 为以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的人口提供粮食。严重的粮食短缺有可能导致饥荒及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稳定。
(2)原料贡献。 为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提供原料。(衣服的棉麻加工业的农产品)
(3)市场贡献。 农业生产能消费工业品或农业成为工业品的市场。(化肥农药)
(4)要素贡献。 农民拥有的资本和劳动要素通过各种方式向城市工业转移。(进城买房)
(5)外汇贡献。 农产品的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外汇。(国外买机械泰国的大米换高铁)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落后、产品质量差、工业自身难以出口创汇的情况下,农业部门承担了出口初级农产品来换取外汇收入的重任。(菲律宾的香蕉泰国的榴莲大米)
上述农业五种作用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农业的作用就如一把“双刃剑”:在农业得到发展时,它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工业部门的发展;在农业衰退时,它又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
如何改造传统的农业
(为什么要改造)农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传统农业由于其低生产率,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因此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传统农业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传统农业特征 (1)传统农业的技术非常落后。 (2)农业生产率低下。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的变化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 (4)传统农业中多数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原因: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落后和停滞的原因是因为它陷入一种低水平均衡。 这种均衡由两个基本条件所致,一是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缺乏创新; 二是传统农业下的农民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比较保守,对各种投入要素及获取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和动机保持稳定。(旧观念:种田比你吃的饭还多) 这两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使得传统农业的投资收益率很低,传统农业下的农民缺乏承担风险的经济实力,从而使传统农业长期落后。
改造传统农业的基本途径
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以提高投资收益率,给沉寂的传统农业,注入活水,并让它顺畅地流动起来。
1.生产要素技术化 2.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 3.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政府和非盈利性科研机构在技术变革中的作用很大 技术变革应适应一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我国机械小型化) 改造传统农业的方法就是向农民投资,这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采用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命。 其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推广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优良品种,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 这一农业技术革新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而被誉为绿色革命。 它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及诱致技术革命的适用性。
绿色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过快而引发的饥饿威 ②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身积累。
局限性: A:新品种需要良好的灌溉设施和管理,但发展中国家农田水利设施跟不上。 B:新品种种植需要大量施用肥料,石油危机引起化肥价格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民往往增产不增收。 C:新品种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造成对农产品和耕地的污染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D:绿色革命的普及在农业中形成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农村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变得严重起来。
尽管绿色革命存在许多局限性,但对提高粮食供给,缓解发展中国家人口受饥饿威胁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进一步开发高产农作物品种的研究仍将继续下去。
工业化
狭义的工业化,是指机械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国变为现在的工业国。
广义的工业化,是指发展或现代化,所谓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法律文化甚至观念习俗等方面的变革,它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工业化衡量的标准
霍夫曼比例
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
比较全面地衡量一国工业化程度,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互相联系的六个方面
(1)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认为:这一比重越大,该国的工业化程度就越高。
(2)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这一比例低,说明该国农业中劳动生产率高,机械化的程度高,属于现代农业而不是传统农业。
(3)工业自身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包括工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4)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农业的工业化说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电力、电气设备已在农业广泛使用,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这一点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中比较普遍。 这一水平越高,说明该国生产资料制造部门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较高,能为该国工业化提供大量的先进设备。
(5)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日益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服务业比较发达。
(6)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将随着该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又可分为英国、美国、法国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和德国、意大利、日本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其中,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典型代表。该模式的特点:
(1)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追求利润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市场竞争机制是要素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3)借助奴隶贸易、殖民掠夺等形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4)工业化进程一般采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交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顺序。
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在经济体制方面的主要特点:
(1)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私有制。国家不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且是国民经济的计划制定者和管理者。
(2)排斥市场机制。政府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滞后,造成消费品数量和种类严重不足。对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定量配给制。
在政治体制方面的主要特征:
(1)结构混同。主要表现为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和以政代企。执政党直接管理国民经济和文化事业。(泰国)
(2)过分集权。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党的机关,并且党的机关权力又高度集中在主要领导者个人手中,缺乏监督。
(3)法制建设欠缺。司法不独立,立法不完备。
混合型工业化模式
指处在发展中尚未定型的一种工业化模式,也可称之为正在试验中的替换模式。它是在“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条件下,兼容并蓄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两种模式的不同特点,混合而成的中间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础是自由经济制度,但受政府计划调节,并且军队在稳定经济与社会秩序中起重要作用。 混合型工业化模式主要有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印度模式和埃及模式。
东亚工业化模式
东亚工业化模式是指由国际经济学界认定的战后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运行方式,尤其指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 基本特点是:(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
(1)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2)较高的政府干预。
(3)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国内积累,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4)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
弊端: 1.没有处理好速度,结构和竞争力的关系,重视速度而忽视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竞争力。(韩国日本财阀) 2.国内改革滞后于对外开放,改革与开放不配套,不协调。(不敢动) 3.国内市场开拓不够,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而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出口与经济发展均受挫。(外向型经济依赖出口) 4.投资结构不合理,过分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形成泡沫经济。(90年代的日本) 5.对大企业干预过多,政企不分,甚至“官商勾结”使大企业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 6.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滞后于金融自由化过程。 7.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为历史坐标,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出发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形式同时并存为基本经济政策, 以市场经济为经济运行基本方式,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的目标,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协调发展为总目标的国家发展模式。
!平衡增长理论
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同时、全面地进行大规模投资, 通过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全面发展, 来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
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主张对各工业部门同时、 按照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 以此克服经济中存在的不可分 性,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增长,达到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主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 不同比率全面发展,实现工业化。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作为确定其投资比率的依据。
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主张依据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确定对各产业部门不同的投资比率和增长比率,通过部门间不同比率的增长,以克服瓶颈;一旦经济发展中的瓶颈被消除,就应当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一定比例平衡增长。
最小努力命题论(经济发展瓶颈)
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努力使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剌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剌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低水平陷阱论(人口和储蓄问题)
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 不发达经济的痛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大推进论(平衡发展为基础)
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业各个部门都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发展。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
贫困恶性循环论
贫困恶性循环论认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
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最佳用途上。
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联系效应大的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
!梯度推进理论
(1)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2)由科技进步引致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和集中。
(3)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
(4)梯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梯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将造成地区间两极分化。
!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出发点的,其核心是: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增长极)。
(2)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所在地区既具有能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区位环境条件,即周围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条件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成增长极的形成。
(3)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理论上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二者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这两种效应的强度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在增长极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则加强;再进一步发展,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极化和扩散机制互相作用,推动整个地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地区间的差距。
中心一外围论
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
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
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的(极化效应)(深圳),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被多核结构替代(扩散效应趋于平衡),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区域成长"理论(倒"U"字型理论)
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认为: 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不平衡成长,即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程度将趋于稳定, 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逐渐趋于缩小,倾向平衡成长,此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即所谓倒"U"字型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
(1)平衡发展理论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特别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不可能平衡地安排投资方向和生产力布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和企业都应讲求最佳经济效益,强行推行平衡发展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2)不平衡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并可实现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如果忽略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把握不了中国的经济现实与发展趋势,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3)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少研究者提出应实行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认为在不平衡推进中,应把重点发展和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4)各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均较少涉及可持续发展观。
(5)各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都有其应用价值和适用条件,同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6)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首先应对区域划分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标准。不同的区域划分会产生不同的对策,这是研究区际收入差异、区际经济增长率差异、区际经济联系方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