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八下第六章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看板设计简洁明了,让您的计划一目了然。您可以轻松记录每天的进展,并在月底进行小结,回顾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实用性强:涵盖阅读、早起、运动等多种计划类型。 易于操作:设计简洁,记录方便,随时查看进度。 总结清晰:每月小结,让您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长。 小 结,当月回顾看板,当月习惯看板,当月小结看板。
2025年度计划模板,它是一个全面规划一年发展的工具,能够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个模板详细地包含了年度目标的设定、季度目标的分解以及月度计划的制定,帮助你步步为营,从而实现你的梦想。
2025年度的日计划模板,旨在帮助你高效地管理每一天的时间,清晰地明确任务目标。它包含了多个模块,如晨间计划、工作学习、晚间总结等,确保你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日常生活的变化
领域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行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等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用
缝纫机、手电筒、收音机
电脑、电视、洗衣机、手机等
消费
凭票消费,消费能力低
城乡居民收不断增加,消费问题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娱乐
休闲娱乐生活少
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 休闲生活
交通通信
交通
铁路
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
公路
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民航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信
电信
邮政业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十分普遍
互联网
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青蒿素
20 世纪 60 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
概况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青蒿素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
作用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
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世大贡献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工程
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推广
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任用
国内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品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国带来了世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际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具有重要贡献
发展历史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裁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认识
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原因
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发展
含义
指核弹(原子弹与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代表人物
钱学森、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64年 10月16日
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
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我国第一顶氢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世纪 70年代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发现青蒿素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制作软件 | 亿图脑图
内容来源 | 人教版历史教材
18
17
历史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