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固体物理 第三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第三章固体物理中,讨论了晶格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晶格振动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围绕其平衡位置做小振幅的运动。以下是对该章节内容的简述: 1、晶格振动 2、声子 3、声子色散关系 4、热学性质 5、热容 6、热导率 7、热膨胀系数 8、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 通过研究晶格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我们可以理解晶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行为,以及其在热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这些知识对于热传导、热稳定性、热膨胀补偿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和材料性能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于2023-06-29 13:07:03 辽宁《半导体工艺与制造技术》第四章 氧化,氧化过程是在半导体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这层氧化膜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作为绝缘层、掩蔽层、钝化层等。
“半导体工艺与制造技术 - 扩散”从掺杂概述切入,介绍杂质相关基础。进而详细阐述扩散工艺,含工艺分类、流程等。接着深入讲解杂质扩散机制与效应、扩散系统与扩散方程。还涉及扩散杂质的分布、影响其分布的其他因素、分析表征以及杂质分布的数值模拟 ,全面且系统地呈现了半导体扩散工艺的知识体系。
围绕半导体工艺与制造技术展开,涵盖多方面内容。开篇介绍半导体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基础概念及产业链。接着阐述基本材料知识,如相图、晶体结构和缺陷类型 。然后讲解晶圆制备,包括直拉法、布里奇曼法等生长方法,以及掺杂、制备流程、规格和清洗工艺,全面呈现了半导体制造从基础理论到关键制备环节的要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半导体工艺与制造技术》第四章 氧化,氧化过程是在半导体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这层氧化膜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作为绝缘层、掩蔽层、钝化层等。
“半导体工艺与制造技术 - 扩散”从掺杂概述切入,介绍杂质相关基础。进而详细阐述扩散工艺,含工艺分类、流程等。接着深入讲解杂质扩散机制与效应、扩散系统与扩散方程。还涉及扩散杂质的分布、影响其分布的其他因素、分析表征以及杂质分布的数值模拟 ,全面且系统地呈现了半导体扩散工艺的知识体系。
围绕半导体工艺与制造技术展开,涵盖多方面内容。开篇介绍半导体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基础概念及产业链。接着阐述基本材料知识,如相图、晶体结构和缺陷类型 。然后讲解晶圆制备,包括直拉法、布里奇曼法等生长方法,以及掺杂、制备流程、规格和清洗工艺,全面呈现了半导体制造从基础理论到关键制备环节的要点。
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一维晶格振动
一维单原子链的振动
原子的振动方程
弹性恢复力系数
给出试探解
将试探解代入振动方程得振动频率,即色散关系 (晶格振动谱)
色散关系图
再由由玻恩—卡门周期性边界条件
波矢q的取值
晶格振动波矢只能取分立的值 波矢的数目(个数)=晶体原胞的数目
长波极限
在长波近似的情况下,晶体可视为连续介质,格波可视为弹性波
解题步骤
一维双原子链的振动
只考虑最近邻近似的振动方程
试探解
代入试探解取系数行列式为0,得色散关系
色散曲线
由玻恩—卡门边界条件
晶格振动的波矢数目 =晶体的原胞数N,
格波振动频率数目=晶体的自由度数,
格波的支数=原胞内原子的自由度数。
声学波和光学波的长波近似
在长波近似的情况下,声学支格波与弹性波的情况类似
声学波和光学波的意义
长声学波,相邻原子的位移相同,原胞内的不同原子以相同的振幅和位相作整体运动。因此,可以说,长声学波代表了原胞质心的运动。
长光学波,原胞的质心保持不动。所以定性地说,长光学波代表原胞中两个原子的相对振动。
三维晶格振动
色散关系
意义
当确定了色散关系的时候,一个体系的原激发(即准粒子的性质),被完全确定
色散关系就完全确定了这个固体某个部分的性质
确定粒子的色散关系就完全确定了粒子的性质和宏观热力学量
晶体振动频率随着波矢的变化(从量子的角度,就是能量——动量关系)
波矢q的取值和范围
三维情况(设晶体有N个原胞,每个原胞有n个原子,m支声学波,m(n-1)支光学波,这里m是晶体的维数,n是原胞中原子的数目。)
晶格振动的波矢数目 =晶体的原胞数N,
格波振动频率数目=晶体的自由度数mNn,
晶体中格波的支数=原胞内原子的自由度数mn。
能量量子化、声子
能量量子化
声子
格波(晶格振动)的能量量子------声子
说明
在简谐近似下,声子是理想的玻色气体,声子间无相互作用。而非简谐作用可以引入声子间的相互碰撞,正是这种非简谐作用保证了声子气体能够达到热平衡状态。
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
中子的非弹性散射
光的散射和X射线散射
(1)布里渊散射:光子与长声学波声子的相互作用;
(2)拉曼散射:光子与光学波声子的相互作用;
(3)斯托克斯散射:散射频率低于入射频率的散射;
(4)反斯托克斯散射:散射频率高于入射频率的散射。
拉曼散射
晶体的非简谐效应
前言:晶体中某种声子一旦产生,其数目就一直保持不变,既不能把能量传递给其他声子,也不能使自己处于热平衡状态。用简谐近似理论不能解释晶体的热膨胀和热传导现象
热膨胀
晶体的物态方程
根据统计物理,出发点是配分函数
热传导
晶体的比热
一般理论
杜隆—珀替定律(经典理论)
低温时经典理论不再适用
晶格振动的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模型
假设
(1)晶体中原子的振动是相互独立的;
(2)所有原子都具有同一频率w。
高温极限符合,低温极限不符合
高温
低温
具体计算表明,在低温情况下,格波的频率很低,属于长声学波,也就是说,在甚低温度下,晶体的比热主要由长声学波决定。因此爱因斯坦模型在低温时不能与实验相吻合。
爱因斯坦模型部分成功的原因
近似为一个常数频率歪打正着撞到了频率变化很小的光学波
高温极限下,单个光学波、声学波的贡献是一致的,因此可对所有振动模频率作常数近似
德拜模型
假设
(1)晶体视为连续介质,格波视为弹性波;
(2)声学波有一支纵波两支横波;
频率分布函数(模式密度)
波矢密度
一个波矢q所占据的倒格原胞的体积是多少呢?用一整个倒格矢原胞的体积除以波矢数量啦!
正格矢与倒格矢原胞的体积之积等于(2*pi)^3
一维、二维、三维晶格振动模式密度计算
比热表达式
高温极限
低温极限
在极低温度下,比热与T3成正比,这个规律称为德拜定律。温度越低,理论与实验吻合的越好,德拜模型是成功的
黄昆方程
长光学波
离子晶体的光学波描述原胞中正负离子的相对运动。它伴随着极化并与电磁波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并影响长光学模的频率,从而对离子晶体的电学与光学特性有重要影响。
离子晶体的极化由两部分贡献构成
离子位移极化:是正负离子的相对位移产生的电偶极矩,这种极化称为离子位移极化,用e*u表示; u为正负离子的相对位移, e*为离子的有效电荷。
电子位移极化:是离子本身的电子云在有效电场作用下发生畸变,即离子本身也成了电偶极子,这部分的极化为电子位移极化。
黄昆方程
黄昆方程是唯象方程,第一个称为运动方程,第二个称为极化方程。
W是折合位移
LST关系:表示光学波的纵波频率与横波频率之间存在非常简单的关系
低频介电常数总是大于高频介电常数,故纵光学波频率ωLO总是大于横光学波的频率ωTO
由于长光学纵波伴随有一个宏观电场,增加了恢复力,从而提高了纵波的频率
方程意义
成功解释了离子晶体中长光学横波与光子的耦合
成功解释了长光学波和电磁波的耦合
极化激元
用黄昆方程结合麦克斯韦方程组就可以求解色散关系, 在耦合中,会产生所谓极化激元
极化激元(polaritons)是由光和物质强耦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半光-半物质”准粒子,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将光场压缩聚焦到很小的尺度,实现奇异的微纳光学现象和重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