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申论题型架构
申论架构,对试卷的认知,试卷是什么样的? 认知申论:其题量(一般省考4题国考5题)、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申发论述、应用文写作),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7-21 22:37:45 湖北省申论
认知申论(对试卷的认知,试卷是什么样的)
注意事项
时间安排
考试工具
姓名和准考证号
超出指定范围答题无效
考试纪律,到时间交卷,否则考试无效
必须用现代汉语作答,不能用任何阿拉伯数字
给定材料
篇幅长短
7000字左右
材料特点
消极性
辩证性
非敏感性
材料类型
案例型
数据型
观点型
材料来源
内容积累
来源渠道:报纸 新京报 北京晨报 新华网 人民网 人民日报评论
以及作答要求
题量
一般省考4题国考5题
题型
归纳概括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申发论述
应用文写作
分值分配
方法认知
能力认知
阅读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字表达的能力
作答原则
问什么答什么
审题干得答题思路
申要求得评分标准
答案都在材料中
小题百分九十五答案来自给定材料
大作文总分论点也来源于给定材料
政府角度
客观承认问题
辩证分析问题
积极解决问题
作答流程
审题
申题型:判断何种题型
申对象:作答任务是什么
申范围:在第几则材料找答案作答
申字数:多少字完成答案
申问数:材料题目问了几个问题
申要求:完成作答需要遵守哪些
找点
找不到点
精准阅读
找不准点
精准阅读
加工
内容加工
同义法
同主体法
同范围法
逻辑加工
综合分析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语言加工
小题:语言简洁
大题:语言流畅
书写
字迹工整 ,无错别字
现代汉语
材料阅读方法
关键词阅读
关键词
并列:前面是要点,后面也是要点,表示句与句之间的平行关系
递进:后一句以前一句为基点,程度更深
转折:前年提出一个事实,后年表示相反的意见,转折之后是重点
问题词:引导出问题不足或消极的词汇
常见表述:问题、坏现象、坏处、不足、困难、弱点、落后、薄弱、瓶颈、毛病、弊端、矛盾、质疑、症结、漏洞、缺失、恶化、不容乐观、荒废、尴尬、争议、令人堪忧。
原因词:造成某种结果或引发某种事情的条件
常见表述:究其原因、因为、由于、由…所致、根本上、本质上、主要是、关键在于、因素、要素、缘故、起因、主要归于、与…有关
影响词:引导影响的词汇,分为一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有益于、有助于、推动了、实现了、完成了、提升了、提高了、增强了、为…提供了保障、有…重要的价值
消极影响:不利于、阻碍了、违背了、损害了、伤害了、制约了、破坏了、严重后果、影响了…的发展
对策词:引导措施做法的词汇
常见表述:对策、提议、需要、必须、应该、把、希望、要求、可以、提出、措施、要、应、需、须、方案、思路、方法、途径、锦囊妙计、金点子、奇思妙想、灵丹妙药、良方、从…着手、推动、促进、提高、加强、完善、建立、健全、倾斜、依托、搭建、借助、狠抓
权威词:具有公众影响力、威望的人士组织的词
常见表述1:专家学者、大学教授、领导干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国务院、各级政府、权威机构、调查研究、政府会议、政府文件…通知(纲要)
常见表述2:法律法规、制度机制、政府扶持、配套措施、监管体系、健康发展、协调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上下联动、责任落实、有效衔接、职能转变、联合执法、监督检查
核心句阅读
什么是核心句?反映段落大意的句子
具体包括
段首句:总领段落核心思想和核心内容的句子
方法:首句认真阅读之后内容快速浏览
作用:快速了解段落大意、确定材料内容
尾句:总结段落核心思想
方法:常常与总结词一起出现。如:因此、故此、所以、一句话、综上所述、总之、由此可见、这也就是说…
中心句:段落中间,表达段落核心思想和核心内容的句子
方法:常常与标志性词在一起出现。如:转折、但、然而、可是、核心词、本质、关键、核心、实质、重点、总之、总结词综上所述。
段落阅读
逻辑关系
并列
段落之中并列关系,只有先后之分而无主次之分
方法:
段首表并列的词汇:也、还、同时、此外等
按照主体—个体、社会、国家
判断每则能否单独表达同一层的意思
总分
由总述和分述构成。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
方法:首段最后一句话能引出下文或者…问题;引发热议,…引发 某则材料最后出现“:”引出下文
递进
段与段在内容上更进一层的关系,逐段深入
方法:段落大意的判断 现象(问题或成绩)+分析(原因、影响)+结论(对策)
作用:可跳过非作答部分
因果
因,引起现象的原因;果,由于原因的作用引起的现象。 段与段之间构成前因后果,或者前果后因的关系
方法:
通过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与…有关…;由…造成…;既然…那么…;由…导致…
概括段落大意,通过段落大意来判断材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转折
段落之间前后两部分意思不一致,甚至刚好相反。
方法:通过常见关联词进行判断,段落间(段旨句或段首句)出现,但是,然而,可是,但…转折之后重点。
材料类型(3种)
案例型
包括:典型案例、名人故事、社会热点事件
特点:易读懂,难找点
方法:寻找材料中的五要素(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由做法推启示,做法即是措施,找对策词
数据型
特点:材料中出现大量的数字、数值等
方法:跳读法
跳过数据,读文字集中的语句
重点看数据的前句和后句
特殊性:材料只有数据的时候,对比数字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观点型
特点:材料中出现人物表达的观点或权威人士发言论
分类:
领导干部
国家领导人
对策
大作文立意
地方官员
针对地区的对策,因地质怡宜的对策
专家学者
正面的专家学者一般都可以当对策来用
普通百姓
找矛盾冲突点
总结段落大意
段落大意:是对一个段落的基本内容的简化和初步的缩减,主要反映段落的主旨大意
方法:综合利用前面的阅读方法,关键词,核心句,段落进行段意概括。
篇章阅读
符号批注法: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用不同符号标注 批注。
关系阅读法:通过分析每则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梳理出材料组织思路,掌握整篇材料核心思想的一种阅读方法。
主体、主线、主题(篇章整合法)
主体:政府、企业、个人、国外、国内
主线:共性点(问题、原因、影响、对策)
主题:中心思想(作文立意)
导图阅读法
中心思想
现状问题 原因 对策 影响
题型讲解
归纳概括题
一、大纲概述: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把握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对给定资料的概括、提炼、加工)
二、考情分析
1.考察频率:每年必考题(10-15分)
2.考察对象:灵活多样,围绕问题、原因、影响、对策
3.范围:基本限定范围…片段化阅读
4.字数要求:200字以下,内容简洁
5.问数:1问,个别会考两问(注意:并、以及、且、同时)
6.考察趋势:考察对象越来越灵活,本质回到材料找点
三、评分标准
准确、全面、条理、简练、卷面整洁、特殊要求(分类更合理)
四、作答流程
1⃣️审题(题型、对象、范围、字数、问数、特殊要求)
概括问题
找点:困难、不足、弊端、矛盾、缺失
思路:概括问题等于总括句加具体问题
呈现:总括句➕分述
概括原因
找点:归因于,由于…导致,造成
思路:概括原因等于总括句加具体原因
呈现:总括句加分述
概括措施
找点:概括材料中的对策词、案例、观点
思路:概括措施等于总括句加具体对策
呈现:总括句加分述
概括影响
找点:积极影响加消极影响
思路:概括影响等于总括句加具体影响
呈现:总括句加分述积极影响(1…2…)消极影响(1…2…)
2⃣️找点:忠于题目要求、忠于给定资料、保留材料关键词
3⃣️加工:
逻辑加工:总分的逻辑加工
内容加工:同义法、同范围法、同主体法
4⃣️作答流程:工整(态度决定一切)
提出对策题
一、大纲概述: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二、考情分析
1.考察频率:直接对策较多
2.身份限定:身份限定要符合权限,未限定政府角度
3.考察形式:直接对策1问,先概括问题和原因或者问题,再提出对策两问
三、评分标准
基本标准:1.要点齐全2.条理清晰3.语言简洁
特殊要求:1.针对性2.可行性3.操作性
四、作答流程
1.审题
审问数
审身份
2.找点
寻找材料中的直接对策(找材料中有关对策的表述)
找材料中的间接对策
1.由原因推对策
2.由问题推对策
3.经验教训推对策
3.加工
1.相同内容加工
2.逻辑加工(总分逻辑)
4.书写
若两问,则先写问题,再写对策
若一问,要求字数较多,对策需要分条分段书写
综合分析题
一、大纲概述: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的内容、观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性的推理和推断和评价
二、考情分析
1⃣️类型多样
1.解释型:对一句话、短语,让你谈谈理解、见解、阐释
2.评论型:对某一观点,做法,现象进行评价,评析谈认识,谈看法,或者让你反驳(观点明确)
3.启示型:谈启示、经验、教训(五要素)
2⃣️字数:200字左右
3⃣️要求:全面、准确、客观、有条理
三、评分标准
要点齐全、要点源于材料、需要深度的整合材料
四、作答流程
1⃣️审题
解释型
对象:一句话,一个词
思路:递进
解释本质含义
分析材料原因和影响,分析抽象的词的句子
作出结论对策
评论型
对象:一句观点、一个现象、一种做法
思路:递进
概括评论对象➕作出判断,亮明观点
分析材料原因影响
作出结论和对策
启示型
对象:从一方面得到的启示、借鉴、经验
思路:总分
概括题干
分析材料原因影响
2⃣️找点
围绕综合分析的对象,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
3⃣️加工:按照题型逻辑进行加工(总分或总分总)
内容: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进行合并
逻辑:将找到的要点放在正确的位置
4⃣️书写
字数较多、分段书写(启示型)
要点较多,必须分条写(评论型、解释型)
贯彻执行题
一、大纲概述:要求能够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有效的完成任务。(作答时要符合身份和权限、符合实际情况、规定时间按时完成任务)
思路
先介绍事迹
精神实质
号召学习
二、考情分析
1⃣️考察频率:必考题型
2⃣️作答范围(限定范围)
3⃣️字数(300-500)文种越来越灵活
4⃣️考察趋势:题干往往交代行文思路、淡化格式、侧重于内容选点、行文内容
5⃣️语言设计:拟写、写、撰写一种文体
三、评分标准
标准:要点齐全、格式规范、语言生动、条理清晰
评分方式:要点分➕逻辑分➕格式分➕卷面分➕语言分➕字数分
四、作答流程
1⃣️审题
审格式
题干中明确要求不考虑格式、拟写一个提纲,内容要点、做一个提纲挈领的陈述(不写格式)
明确要求写格式,要求有格式,格式正确、标题中带有书名号的必须写格式(写格式)
短文短评、新闻报道:标题➕正文、讲话稿、发言稿(标题➕发文对象➕正文)、编者案、导言:开头空两格➕冒号
审思路
确定行文逻辑(题目中给定的行文逻辑、根据题目推行文逻辑、整合材料逻辑、常规文种特定逻辑)
讲话稿
开场白、问侯(身份介绍)➕事由
讲话内容(围绕题干内容写)
呼吁号召
倡议书
发文事由(问题、背景、现状)
倡议内容
呼吁号召
建议书
发文事由
具体建议
审语言:当题干中出现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号召力
抄写原文中比较好的句子
用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
2⃣️找点
1.发文事由部分(找背景、问题)
2.开头结尾个别需要自创(背景材料呼吁性材料)
3.主体部分去材料中找表现
3⃣️加工
逻辑加工:正规格式的书写
语言加工:公文:规范严肃。应用文:生动、感染力
内容加工:同义合并
附加:评分标准和详细书写见笔记本📓
4⃣️书写
格式完整
逻辑清晰
卷面整洁
字迹工整
大作文写作题
第一节 理论概述
大纲概述: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叙述,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说明、议论、叙述
考情分析
命题形式:命题、半命题、话题
高频考察:话题类——围绕一句话
命题领域:人文、经济、生态、社会领域
分值:35-40分
字数:1000-1200字
命题趋势:主题更加抽象化
审题:申论必须以议论文的形式体现
评分标准
第二节 谋局部篇
1⃣️立意
2⃣️结构
第三节 具体写作
标题
开头
分论点
结尾
第四节 真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