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下册物理
必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对初中生来说不可多得的提分资料。包含六大章节,力,运动与力,压强,浮力,功与机械能以及简单机械。带你全面复习八年级下册物理。喜欢请点赞收藏!关注我,能持续获取优质导图哦。
"准高三暑假逆袭秘籍:饱和攻击专攻弱科,30天突破致命短板!这套方法的核心是【压得狠 选得准】:首先锁定12门最拖后腿的主科(如数学/英语),彻底断舍离其他科目,将暑假时间极致聚焦关键要找到真懂高考的指导者,制定针对性突破方案,通过量化目标(如提分50分)、解决深层知识漏洞来实现质变成功后不仅能释放高三复习时间,更能大幅提振信心这正是清北学霸验证过的弱科歼灭战精髓"。
"物理必修课:牛顿三定律精要解析!🌟 从基础到应用,掌握力学核心 内容涵盖: 1 三大定律:惯性定律(F合=0的特例)、F=ma的矢量性与瞬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等大、反向、共线) 2 重点对比:平衡力 vs 作用反作用力(⭐易混难点),惯性系与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 3 应用与题型:受力分析基础、求加速度/力/质量、连接体问题,后续关联曲线运动与功和能章节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惯性系,附解题步骤归纳(待补充)" 。
【八上物理】第六章带你探索质量与密度的奥秘!密度(ρ)是物质的核心特性,由质量(m)与体积(V)定义(ρ=m/V),与温度密切相关热胀冷缩使密度减小,但水在4℃时密度最大通过天平 量筒实验,掌握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理解密度在材料选择(如轻强或抗压)、鉴别物质中的应用空气对流现象(如暖气循环)也源于冷热空气的密度差!记住常见物质密度值(水1g/cm³、铁79g/cm³),轻松破解物理难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八下物理
力
45.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6.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7.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8.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9.重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
方向
竖直向下
运动和力
50.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1.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52.平衡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且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 N
5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强
5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受力面积大小
55.压强的计算公式
P=F/S
56.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57.液体压强
计算
P=ρgh
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58.实验
证实大气压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大气压值
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为760mmHg,即1.013×
59.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60.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的压强越小
浮力
61.浮力
产生原因
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竖直向上
62.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即F浮=G排=ρ液gV排
注意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有关
液体的密度
排开液体的体积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只与…有关
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63.
轮船
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
潜水艇
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64.求浮力
称重法:F浮=G-F拉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漂浮或悬浮法:F浮=G物
功与机械能
65.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66.功的计算:W=FS
67.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8.功率的计算
P=W/t =UI=FV
( W=Pt )功率的推导公式:P=Fv
69.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大小
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且运动速度对动能的影响较大
70.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高度所具有的能量
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71.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与…有关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
物体的材料、性质
简单机械
72.杠杆
一根硬棒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7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 F1L1=F2L2
74.杠杆的应用
省力杠杆
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钢丝钳、撬棒)
费力杠杆
L1<L2 F1>F2 费力省距离;(镊子、筷子)
等臂杠杆
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天平)
75.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
76.使用滑轮组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s=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77.机械效率
滑轮组
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