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流学
物流基础篇与物流功能篇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4-06 17:05:04物流学
绪论
物流: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
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学:
是研究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的物流活动规律,寻求创造最大时间和空间需要一的科学。物流学是研究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的物流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物流基础篇
物流概述
物流概念:
以优化成本、满足需求、创造价值为目的,将物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进行运输、仓储、配送的实物有效流动
传统物流:
范围与边界
重视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
系统概念
重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 流通加工、信息构成要素的系统最佳
目标与理念
效率与成本的均衡
功能定位
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
现代物流
范围与边界
强调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的“大物流”
系统概念
强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经营系统的大系统最佳
目标与理念
效率、成本、服务与效率的均衡
功能定位
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战略”
物流属性
自然属性
物流活动的组成
包装
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
装卸搬运
反复次数最多的活动
运输
物流的核心功能之一
储存
物流的核心功能之一
流通加工
重要的增值功能
配送
物流的战略发展功能
物流信息
物流的系统功能
社会属性
1.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2.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
3.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 4.精益物流理念 5.物流一体化理念
6.联盟与合作理念 7.绿色物流
物流创造价值
时间价值(仓储)
缩短时间差创造价值
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空间价值(运输)
通过集中与分散创造价值
加工价值(流通加工)
通过分割、计量、标签贴附、商品检验等创造价值
物流学的主要理论及学说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利润源学说和效益背反学说
物流的基本形式与分类
物流研究范围分
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
物流运作主体分
物流
1.自营物流 2.外包物流
物流
1.第一方 2.第二方 3.第三方
物流系统的作用分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储备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流
物流组织特征分
1.虚拟物流 2.定制物流
3.精益物流 4.绿色物流
其他
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概念
如何处理好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的关系就是物流合理化的过程
最终合理化的物流是要寻找一个技能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又兼顾企业利益的平衡点
物流合理化模式
1.优化服务和成本目标 2.优化服务目标 3.优化成本目标
4.建立完善高效的电算化、自动化和现代化配送中心
物流学概述
物流系统
概念
系统
所谓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要素组成的,各相关要素有机结合并使物流功能合理化的统一体
基本模式
输入
原材料,设备,劳动力,能源,资金,信息等
系统转换
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业务活动,信息处理,管理工作等
输出
产品的位置转移,各种劳务,能源,信息,环境负担
特点
物流是一个人机系统
物流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单元构成
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环境能力的动态系统
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多目标函数,大跨度系统
效益背反
五大子系统
1.物流硬件系统 2.物流软件系统 3.作业系统
4.管理系统 5.信息系统
功能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的组合、联接在一起变成了物流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的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标
优化目标
1.服务性 2.快捷性 3.安全性 4.有效的空间利用
5.规模适当化 6.库存控制
物流管理
概念
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目标(恰当的)
1.产品 2.数量 3.条件 4.地点
5.时间 6.顾客 7.成本
原则
基本原则:
物流合理化
其他原则:
经济核算,经济,法律与技术相结合原则
物流服务
概念
物流供应方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来满足客户物流需求的行为
特点
1.无形性 2.不可储存性
3.复杂性 4.不可分离性 5.增值性
内容
(基本、增值、超值物流服务)
意义
1.是企业差别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2.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重大影响
3.对降低流通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4.在整个供应链中起着纽带作用
提高物流服务的策略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2.采取物流服务多元组合
3.发展特色物流服务 4.注重物流服务方式的灵活性
5.建立能把握市场环境变化的物流服务管理体制
6.强化物流服务绩效评价
物流成本
特点
1.物流成本的隐含性 2.物流效益的背反现象
3.成本削减的乘数效应 4.物流成本中的非可控现象
分类
以费用为基础
1.直接成本2.间接成本3.日常费用
以活动为基础
影响因素
1.竞争性因素:订货周期、库存成本、运输成本
2.产品因素:产品价值、产品密度、易损性、特殊搬运
3.空间因素
物流成本管理概念:
对物流相关费用的计划、协调和控制
控制物流成本的措施
1.采用标准化 2.实施供应链管理
3.借助现代信息系统 4.从流通全过程视点
5.效率配送 6.削减退货
物流功能篇
包装
目的
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
核心
生产的结束,物流的开始
功能
保护功能,便利功能,销售功能,定量功能
分类
功能
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
层次
内包装和外包装
使用范围
专用和通用
使用次数
一次、多次和周转用
集装化和集合包装
托盘
概念
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将物品规定为货物单元时作为承载面并包括成在面上辅助结构件的装置
作用
有利于货物的装卸和运输
集装箱
概念
是集合包装容器中最主要的形式也称货箱或货柜
定义
具有足够的强度课长期反复使用的适用于多种运输工具而且容积在一立方米以上的集装单元器具
分类
通用,冷藏,罐式,开顶散干货
包装合理化
三要素
防止包装不足
防止包装过度
科学最优包装
措施
1.包装轻薄化 2.包装的机械化
3.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4.包装的大型化 5.包装的环保化
装卸搬运
装卸概念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现象以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作用
从一种支承状态转变为另一种支承状态
搬运概念
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作用
使物品在区域范围内所发生的短距离、以水平方向为主的位移
特点
1.附属性、伴生性 2.支持、保障性 3.衔接性
4.增加物流成本 5.均衡与稳定性
分类
物流设施、设备分类
仓库装卸、港口装卸、铁路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
作业对象分类
单件作业法、集装作业法、散装作业法
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类
人工作业法、机械化作业法、综合机械化作业
作业的特点分类
间歇作业法、连续作业法
主要运动形式分类
垂直装卸、水平装卸
常见装卸搬运设备
起重设备
连续运输设备
装卸搬运车辆
装卸搬运合理化
概念
指科学合理的组织装卸搬运流程,以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装卸搬运任务
标志
次数最少;距离最短;各环节作业衔接好;活性系数高;可移动性强
措施
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选择适宜的搬运线路
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
装卸作业的机械化
推广组合话装卸
仓储
概念
仓储是通过仓库对货物进行有目的的储存和保管
特点
1.创造产品价值 2.既有静态也有动态
3.发生在仓库等特定场所
4.对象是实物动产 5.储存功能 6.调节功能
功能
7.保管检验功能 8.养护功能
其他功能
流通加工配送、分类转运、企业形象、市场信息
作用
正向作用
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仓储是物流主要活动、主要功能
仓储创造时间价值
仓储提供信用保证
反向作用
固定费用支出
机会损失
旧损失与跌价损失
保险费支出
设施与设备
仓库
使用对象和权限
自备仓库
营业仓库
公共仓库
自动化程度
普通仓库
立体化仓库
职能
生产仓库
流通仓库
储备仓库
AS/RS系统
自动储存取货系统
按结构和构造分
平方、楼房、高层货架仓库
罐式、筒仓库
按技术处理方式及保管方式
普通、冷藏、恒温、露天仓库
危险、散粮仓库
货架
U型架
栅架
悬臂架
装卸搬运设备
巷道堆垛机
业务流程
入库过程
准备—物品接运—物品检验—信息录入
在库管理
物品保管、物品养护
出库过程
对单备货—复合拆垛—点交记账—理货验交—登账—搬运装车—运输
出库管理
三不三核五检查
库存管理
库存控制的基本内涵
需求、补充、费用分析
库存控制要素
企业的选址和选产,订货批次和订货数量
运输的保障,信息,管理
库存成本
库存持有成本,订货成本
缺货成本,在途库存持有成本
库存控制方法
abc分类法
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二八法则
作用
1.压缩了总库存量 2.解放了被占压的资金
3.使库存结构合理化 4.节约的管理力量
一般步骤
1.收集数据 2.处理数据 3.绘制abc分类管理表
4.分类 5.绘制abc分类管理图 6.确定重点管理要求
cva分类法
货物分为不同优先级,不同及货物允许缺货程度不同
eoq经济订货法
采用经济订货批量订货使得总库存成本精优
常用库存技术与管理方法
1.连续库存控制 2.定期库存控制 3.零库存
4.供应商管理库存 5.联合管理库存
仓储合理化
仓储合理化的概念
仓储合理化使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仓储合理化的标志
1.质量标志2.数量标志3.时间标志
4.结构标志5.费用标志6.分布标志
仓储合理化的措施
实现动态化储存方式
实现先进先出方式
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的方式
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的实现
有效的监测清点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