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考——公务员法
公考——公务员法专题,本法所称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公职福利的工作人员。
编辑于2023-08-29 10:42:46 四川省《zhonggong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建立健全制度,全会60个要点《决定》。详细知识点,有拼音的是屏蔽词语。
报告指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工作,提出“四个发力”重要要求,赋予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使命任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新一届省政府坚定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实施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增长6%、在前十经济大省中并列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zhonggong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建立健全制度,全会60个要点《决定》。详细知识点,有拼音的是屏蔽词语。
报告指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工作,提出“四个发力”重要要求,赋予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使命任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新一届省政府坚定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实施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增长6%、在前十经济大省中并列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
公务员法
定义
本法所称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公职福利的工作人员
依法履行公职:公职是从事公务活动,体现公务员最本质特征
行政编制:不仅仅指政府工作人员,包括中共、人大、政府、政协、法检等,只要是机关工作人员都属于行政编制范畴
常见的“坑”:普通党员、国企职工(企业性质)、工勤人员(食堂的厨师、保洁员等,签订劳动合同)不是公务员
工资福利由财政负担
公务员是提供服务的,因此是人们的公仆
管理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党管干部
以德为先
政治标准
如果将工作实绩表述为注重工作实效是错误的
宪法宣誓
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年满十八岁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义务和权利
义务
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遵守法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权利
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非因法定事由、非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参加培训
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提出申诉和控告
申请辞退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职务、职级与级别
职位分类
行政执法类
专业技术类
综合管理类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领导职务层次: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公务员职级
非领导职务12个职级,厅局级以下设置。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无论是领导或职级都有对应的级别:国务院总理是1级即正国级,公务员级别分为27级
职务、职级的任免
领导职务实行选任制(选举)、委任制(组织任命)和聘任制(签合同)。公务员职级(非领导职务)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
聘任制:更加灵活,用于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辅助性岗位,需要签合同,合同期限1-5年,试用期1个月-12个月,常规公务员试用期和这里不同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一般5年一届,不是终身制
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经过批准且不领取兼职报酬的情况下可以兼职
录用
录用担任以及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不能考省长或市长,由人大选举产生)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实行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包括主刑、附加刑。受过行政处罚如被行政拘留等可以考公务员,受过刑事处罚不可以考公务员)
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被开除公职的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有关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性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考核
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
重点考核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
考核分类
平时考核(日常考勤、工作检查)
专项考核(针对某个具体项目)
定期考核(一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以平时考核、专项考核为基础
定期考核等次结果
优秀、称职:可以获得年终奖金
基本称职:无奖金,领导要进行谈话并要求期限改进
不称职:降低一个职务/职级层次任职,如果连续两年不称职要被辞退
奖励
奖励坚持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奖励分为:嘉奖(最低)、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称号(最高)
撤销奖励的情形
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
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
有严重违纪违法等行为,影响称号声誉的
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监督与惩戒
机关应当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履行职责、作风表现、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监督,开展勤政廉政教育,建立日常管理监督制度。对公务员监督发现问题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况,予以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组织调整、处分。对公务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
对公务员监督发现问题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况,予以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组织调整、处分。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辨析
注意没有“降职”,处分是“降级、撤职”,如考核不称职要降职任用,但不是处分
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是必须开除
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注意:警告处分可以涨工资,其他处分不得涨工资
受处分的期限
警告:6个月
记过:12个月
记大过:18个月
降级、撤职:24个月
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之前需要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并书面通知,为了防止关系不好“穿小鞋”,如果处分期满不通知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犯错后也有上升空间
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比如甲原来是 10 级,被降到 15 级,降级期限是 24 个月,在 24 个月之后解除,此时仍然是 15 级,但是之后表现好可以再次上升,晋升不受原处分影响。
培训
培训机构:国家行政学院、地方行政学院、机关根据需要也可以委托其他培训机构(一般委托高校、科研单位)承担公务员培训任务
分类
初任培训: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初任培训
任职培训:对晋升领导的公务员进行培训
专门业务培训:对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培训,如特殊的专业知识
在职培训:针对全体公务员,提升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
交流
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和参照本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公管理)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和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
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调任是从机关外调入机关内,而转任是内部转任,可以跨地区、跨部门,新法删除挂职锻炼,意味着如果按照新法交流方式只有两种。
挂职锻炼在新法中变为挂职,机关可以采取挂职方式选派公务员承担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或者其他专项工作。挂职目的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培养干部转换为承担专项任务和专项工作。公务员在挂职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人事档案还在原机关。
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常见的是国企老总调入机关成为领导。
回避
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
不得在同一机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位,如甲和乙是夫妻,在同一个科室上班,有一个共同的科长是不可以的。
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位工作,如丈夫是科长,妻子是丈夫手下的科员,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无法开展工作。
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如丈夫是局长,妻子是同一单位的会计,可能钱会被贪污。
公务员不得在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营的企业、营利性组织的行业监管或者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防止企业将该行业垄断,如张三的儿子开办石油企业,可能石油行业被垄断。
地域回避:乡级机关、县级机关、设区的市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主要领导不能原籍任职,防止成为“土皇帝”,如果甲在本县当县长,可能会安排七大姑、八大姨到机关工作。
乡级、县级、设区的市一级不能原籍任职。
执行公务回避的情形
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辞职与辞退
辞职
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不能辞去公职
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如甲签订最低服务期 5 年的合同,如果辞职要承担高额违约金。
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监察调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签了卖身契(对应最低服务年限),掌握大秘密(对应涉密岗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大活待处理(对应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有人调查你(对应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监察调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
引咎辞职与责令辞职
引咎辞职与责令辞职: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如果应当引咎辞职但本人并不提出要责令辞去领导职务,一个主动、一个被动
辞职包括四类,分别是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因公辞职是工作需要,工作调动要走一个辞旧履新的程序;自愿辞职如想要下海精神;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是针对领导,领导主动提出是引咎辞职,被动就是责令辞职。
辞退的情形
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如第一年不称职、第二年称职、第三年不称职不能辞退。
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法律和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比如《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成不作为,但不贪污、不受贿,就是不履行公务员义务,给予辞退。
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旷工是没有请假。连续是 15 天,累计是 30 天。
不得辞退的情形
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如甲为了国家而残疾不得被辞退,非因公致残可以辞退。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仅限于医疗期内,如果医疗期满可以辞退。
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为了保护女性。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退休
退休年龄,男 60 周岁,女 55 周岁,以后延迟:男 65 周岁,女 60 周岁。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如因病或因意外事故。
提前退休
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如某女姓55 岁退休,31 岁考上公务员,干了 20 年后为 51 岁,距离 55 岁差 4 年,此时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申诉和控告
对人事问题不服可以找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不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因为属于内部的行为。
处分
辞职或者取消录用
降职
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免职
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不按照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再申诉。
总结
复核:找原机关,谁做决定找谁
申诉:找同级的主管部门或者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
再申诉:谁作出的申诉决定找作出申诉决定的上一级
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应当组成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负责受理和审理公务员的申诉案件。(新增,为了更好的解决争议)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的执行。复核、申诉成功则停止人事处理执行。
公务员不因申请复核、提出申诉而被加重处理。如原本要降一级,不服后提出复核,改为降两级是不可以的,为了打消申请复核和申诉的顾虑。
控告:公务员认为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控告。受理控告的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处理。侵犯合法权益既包括侵犯公务的合法权益,也包括侵犯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务,公务员执行公务有执行保障权,如警察抓持枪匪徒,别人都配备防弹衣,但是甲和领导关系不好,领导不给甲防弹衣,此时侵犯合法权益,甲可以提出控告。
个人:如政治权利,领导不让某人参加投票,此时可以提出控告。
任职限制
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防止以权谋私,可能会利用过去的权力谋私利,注意区别时间限制。
如某法官在离任以后 2 年内不能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营利),属于竞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