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播学教程01-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传播学教程01-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新闻中的伪科学内容分析研究
网校视频制作
新闻史第五章
新闻历史与理论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表彰大会思维导图
新闻:叙述事实
后期剪辑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
传播
定义
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社会学(库利)
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包括表情,态度,动作与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符号学或语义学(皮尔士)
传播是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
而观念或意义只有通过“像”或者符号才能得到传达。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传播学者-阿耶尔
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者其它什么。
最终定义: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系统。
分类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信息
广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二分法
人类信息
非人类信息
三分法
物理信息
生物信息
社会信息
人类社会再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的统一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拓展
冗余信息
即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信源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传播学
研究对象
三种表述
第一种表述: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
第二种表述: 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他人和受他人教,娱乐他人和受到娱乐。 要了解人类传播,就必须了解人是怎样建立关系的。
第三种表述: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
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一种开放性系统
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具有双重偶然性
提出
鲁曼,德国,社会学家,
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
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的必然现象
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研究焦点
人
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
精神交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交往
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
也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
两者相适应
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独立性和能动性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
学习传播协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