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以诗为词,指出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以诗为词”集中体现了苏轼词的独特风格
苏轼认为词应向诗靠拢,特别是优秀的词应与诗没有差别。他认为词是“诗之裔”,称赞优秀的词作为“古长短句诗也”
苏轼词突出表现超旷高远襟怀,自我的胸襟和怀抱,苏轼以自我之口吻,抒自我之情,在词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个性。苏轼的词记录了他的感情经历和心路历程,其词与其诗一样,呈现出士大夫的气质性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词以表现抒发士大夫情志的创作心理,风格上打破了专以婉丽柔媚为美之局限,转变为具有多样化的审美风格。气象宏大,风格豪放旷达、雄健清刚。苏轼的豪放旷达的风格既是他个性的真切表现,又是他清醒的审美追求。如《念奴娇·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