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实验心理学概述
包括: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的伦理、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报告的撰写<参考文献APA、研究报告的组成成分>)
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下图整理普通心理学-人格部分知识点的笔记。
教育心理学概述笔记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重要知识点整理如下,可酌情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实验心理学概述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实验心理学的孕育
近代哲学
唯理论 笛卡尔
经验主义 霍布斯 洛克
联想主义 培因
生理学、解剖学、重大学科发现
子主题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费希纳
1860年 《心理物理学纲要》 最早系统阐述感觉测量方法 提出心理物理学方法 创立心理物理学 提出对数定律(费希纳定律)S=K log R
冯特
1862年 《对于感知觉的贡献》 出版了《心理学大纲》 建立构造主义学派 提出“实验心理”一词 1879年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缪勒
1872年 《感知觉的注意》 1878年 《心理物理学基础》,对恒定刺激法提出新见解
艾宾浩斯
第一个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记忆) 设计了 无意义音节 作为实验材料 发明 节省法 开创了对高级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实验方法
铁钦纳
1901年 《实验心理学》→ 标志实验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铁钦纳之后,实验心理学已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行为主义
1913年 华生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标志着行为主义学派的正式登场 新行为主义,斯金纳为代表人物
信号检测论(SDT)
认知心理学
西蒙 : 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模拟
奈塞尔 1967年 《认知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伦理
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知情同意权、随时推出实验的自由、免受伤害、保密原则
以动物为被试的原则
3R原则 减少、优化、取代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课题与文献查阅
(二)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
(四)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五)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篇完整的心理学研究报告一般包括: 题目、关键词、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格式: 作者(年份). 文章名称 . 期刊名称 , 期别 , 页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