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考研–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绪论提纲
编辑于2020-07-17 21:12:11绪论
第一节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
一、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
(一)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在稳定地扩大
(二)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事务日益增加
(三)公共管理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三、传统行政学的局限
(一)理论框架局限
(二)管理主体局限
(三)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
(四)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
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一)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
(二)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
(三)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
3.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
(二)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
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
(一)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传统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科层官僚制的专业分工原则导致政府功能退化
4.官僚制的科层原则使组织行为保守,难有创意
(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众需求”
1.民众应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
2.公民应既能控制政治家,又能控制官僚
3.国家应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控制
4.国家应寻找解决西方民主制运作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途径
第三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
1.公共物品
2.公共事务
(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
1.管理
2.公共管理
3.公共管理学
二、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
(一)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
(二)公共管理的对象
(三)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
(四)公共管理的环境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内容
(二)公共管理学的前沿专题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规范方法
2.实证方法
3.案例方法
4.系统方法
5.比较方法
6.数理方法
第四节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
一、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
(一)公共管理学能有效指导公共部门履行经济职能,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
(二)公共管理学“亲市场”的学科立场,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
(一)公共管理学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的社会协调发展
(二)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将有力地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