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理学 第一章 法的概念与本质
主要内容:法的概念、法的本质、法的基本特征和法的要素。
编辑于2020-07-22 16:28:09第一章 法的概念与本质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
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是法与其他现象或事物的基本关系的表现
一、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在形式上具有规范性、一般性、概括性的特征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成文法、习惯法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属于应然范畴,属于实然范畴的是规律
制定或完善法律的过程中,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使主观意志符合客观规律。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呵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第四节 法的要素
一、法的要素的特征
①具有个别性、局部性,表现为一个个元素或个体
②具有多样性和差别性
③不可分割性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要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二、法律概念
按其涉及的内容分
涉人概念
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人的群体。例如:合伙人、公民、法人、近亲属、当事人等
涉事概念
关于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概念。例如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违约、侵权、故意、过失、自首、行贿、起诉、代理、回避等。
涉物概念
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有关物品及其质量呵数量、时间、空间等无人格的概念。例如不动产、标的、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共有财产、证券、违禁药品、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三、法律规则
按性质分
义务性规则
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规则(强制性)
命令式规则
禁止式规则
授权性规则
指示人们可以作出或要求别人作出一定的行为
权利义务复合规则
指兼具授予权利和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
依指示的对象和作用可分为
委任规则
组织规则
审判规则
按形式特征分
规范性规则
标准性规则
按功能分
调整性规则
功能在于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规则概括出来的行为模式
构成性规则
功能在于组织人们按照规则授予的权利(权力)去活动
规则的优点和独特的功能是
①微观的指导性
②可操作性,亦即可试用性
③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四、法律原则
政策性原则
公理性原则
原则的优点和独特功能
①较宽的覆盖面
②宏观上的指导性
③稳定性强
原则和规则的两个重要区别
第一,规则在适用时,要么有效,要么无效;它或是被遵守,或是被违反。
第二,在一个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如果相互冲突,其中必有一个是无效的。
原则必不可少的原因
①原则具有使法律规则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协调性的作用。
②原则作为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是正确进行法律推理的重要保障。
③原则可以弥补规则的不足。
原则能把国家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在法定、合理的范围内。
第二节 法的本质
资产阶级法学家
意志说 (卢梭、黑格尔)
命令说 (霍布斯、边沁)
规则说 (哈特,法律实证主义)
判决说 (格雷、卢埃林)
行为说 (布莱克)
社会控制说 (庞德)
事业说 (富勒,美国新自然法学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①法与统治阶级的内在联系 ②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 ③法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因果联系
法的阶级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的本质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第一节 法的概念
汉语中:①《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规范,裁判,明断曲直 ②《尔雅》《唐律疏议》《法经》法与律同义 ③狭义、广义
西文中:①英语中的law与汉语中的“法律”对应 ②拉丁文的jus和lex,法文中的droit和loi,德文中的Recht和Gesetz,jus、droit、Recht不仅有法的意思,而且都兼有权利、公平、正义等含义。 ③主观法、客观法 ④二元结构,自然法(理想法、正义法、应然法)、实在法(现实法、国家法、实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