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民的政治生活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主要知识点导图
编辑于2020-07-27 23:42:29公民的政治生活
民主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民主的特点:
最广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最真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的保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最管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民主
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专政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权利与义务(基础)
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
参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坚持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a.平等的享有权利 b.平等的履行义务 c.平等的适用法律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a.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认得权利 b.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履行义务、行使权利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二者有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民主选举
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
优点:a.能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意 b.更好地调动选民积极性 c.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缺点:若选举人数众多,组织和技术上难度大、成本偏高
间接选举
优点: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
缺点:a. 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受一定影响 b.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民意愿的统一
等额选举
优点:可以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的结构合理性
缺点: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差额选举
优点:a.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b.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 c.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我国为什么采用当前选举制度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民主监督
为什么
国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宪法规定公民有监督权
权力是把双刃剑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有接受监督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
只有监督才能维护权为民所用,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
渠道
舆论监督制
信访制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
监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
负责任的形式监督权
态度: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行动: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民主管理
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
居委会
性质
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用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办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或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
如何自治
民主选举:居委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
民主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民主管理:通过居民公约等形式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民主监督:居委会各项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必要性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能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公民积极参与决策,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合法利益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会制度
公民参与的意义
有利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科学性
促进公民理解决策,推动决策的实施
提高公民对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增加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