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成人高考政治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成人高考政治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思维导图非常详细
编辑于2020-07-28 14:14:43成人高考政治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第二部分:1、马哲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哲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945年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做的党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进一步阐述
七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马哲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根据国内复杂的情况,照搬外国经验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的特点、中国会的发展规律,达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之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含义: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简介:毛泽东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调查研究中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同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萌芽于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形成于20世纪20年后期和30年代初期;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第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一是比较准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基本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我友问题
二是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明确指出区分革命性质的关键是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应当担负起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
三是对中国农民阶级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认定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四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开始提出了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
第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部分基本形成
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内容形成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以乡村为中心的概念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提供了依据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一是新民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科学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动力和前途等根本问题,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理论,深刻地论述了统一战线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重大意义,正确地制定了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三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革命战的特点和规律,论述了建设人民军队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总结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四是党的建设的理论,阐明子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位,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并创造了整风运动的建党经验
五是哲学思想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主要是指党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作出科学总结
第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武装的革命与武装的反革命进行大决战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中得到重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提出了针锋相对、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以及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理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和战略遵攻学说;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思想有:关于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 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方针;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和经验总结: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设治和执政建设的理论;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毛泽东思想的含义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同年党的七大正是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写进党章里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做出科学表述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其一:农民不仅是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忠实最可靠 的同盟者,而且是这个革命的主力军
其二,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其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的道路
其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并为建立会主义制度准备条件
第二:关于社会注意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的实践中,虽然经历过曲折和挫折,但仍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丰富和发了毛泽东思想
其一,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即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
其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其三、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系列正确方针
其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思想。毛泽东多次指出不要机械地搬用外国的经验,而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长期革命战争中积累起来的极为丰富的经验创立了具有完整理论形态和科学体系的毛泽东事思想
其一,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思想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其二,人民战争的思想和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毛泽东指出要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
其三,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等重要思想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中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灵活运用的典范,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其一,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其二毛泽东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反动统治地区,要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隐蔽精干的方针;对被打倒的敌对阶级成员,给予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予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阐明了文化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
其一: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伟大的影响和作用;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其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
其四,强调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号召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走又红又专的道路,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农民和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这样的条件下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
其一,特别注重思想上建党
其二,总结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指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其三,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强调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创造了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整风形式
其四,提出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反复告诚全党必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第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土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深入分析我国国情,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强调高举邓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一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阐述了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宝贵经验
第一代:毛泽东
第二代:邓小平
第三代:江泽民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代价的发展、竭泽面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习近平”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八个明确
第一,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法治国家
第六,明确觉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主题
十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第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第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第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929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概念
1939年,又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论断,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解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水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2004年1月,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第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反对唯心论和机械物论两种错误的思想。“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为特征的。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吃透理论,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搞清实际,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邓小平在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时,也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4)解放思想、试试求是、与时俱进
第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一方面,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必须敢于面对新情新问题,把实践当成最高权威,不受习惯势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党的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第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方面
第三,望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本质的东西 把马克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首先,理论创新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其次,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再次,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部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列强的人侵和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使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另一方面促使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把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
第一,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加了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一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据显著的优势
第三,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既受外国资本的严重排挤和打击,又受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抑和阻挠;同时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因而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无论是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还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下
2)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国家的现代化和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才能真正实现,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国家政权、振兴民族经济、维护尊严和主权
革命的性质是由社会的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决的
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产阶级专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直接目标是建立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它的前途是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第二,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摆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地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发挥了主力军和领导阶级的作用,使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第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积极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第四,五四运动以后,革命的前途已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第二步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 共产主义的社会
1923年6月,党的三大决定同中国国民党实行合,以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突出的历史功绩是,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并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928年召开的党的六大,正确地指出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却又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
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阐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可能的分化,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彻底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线的基本内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而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主要支持者。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始终。
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之一
3)新民主主义的领导
中国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动力,而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第一,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因而最富于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的大中城市,并相对集中在外国资本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大型企业中易于形成统一和强大的力量
第三,与广大农具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比较容易得到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支持;第四,在其先锋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是时代条件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四是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领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他在中共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基本纲领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国体),就是无产阶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基本内容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特别是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先在井冈山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发展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通信中,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出发,第一次明确了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的战略思想,从而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同年5月,毛泽东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批评了党内和红军中盛行的教条主义倾向,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农村包围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提出的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逐步为全党所接受。1936年至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等一系列著作中,进一步全面论证和阐述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的必要性,从而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农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一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
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既存在少数近代化的工商业城市,又有广大的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农村,农村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在这就为无产阶级在广大经济落后的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衡,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的利益,必然要在中国进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并表现为各派军阀势力之间的混战
第二,国民革命产生的政治影响为红色政权生存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第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必要性:
第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压迫;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到封建制度压迫。因此,在全局上和长时期内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那样,利用民主议会制度和组织工进行罢工实现革命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人数很少。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战争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敌强我弱形势加明显,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建立了反动政权,控制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命脉,控制着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并且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反动军队。因此,中国革命只有在农村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最终夺取全国的利,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造;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并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暴力革命的理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新鲜经验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斗争中,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系的阶级、阶层或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是无产阶级政党完成自身使命和任务的基本策略路线
两个联盟:
工农联盟
民族资产阶级联盟
下
党的统一战线基本原则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第二,开展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这支军队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第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
第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
第三,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第四,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步骤,引导、说服和教育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成功经验 : 主要特点和经验是;第 一: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第二,创造了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化的过渡形式;第三,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提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第四,规定了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的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
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的
第一,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把中国资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则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第二,从改造的具体实际出发,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
1953年6月到1956年,在全国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至此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宣布完成
第一,从理论上,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采取不同措施
第二,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中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团结改造、教育资本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目的
3)社会主义创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国营经济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领导作用,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和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意识形态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并获得最后胜利新民主主义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毛泽东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最初设想是:在时间上,大约经过15年至20年或更长的时间;在条件上,只有先实现国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在步骤、方式上,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然后一拳消灭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毛泽东加快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思考,于1953年提出并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从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越过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二部分:3、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1980年初就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个概念
1985年,邓小平再次使用这个概念
1986年9月“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1990年首次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最大的优点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力方面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本目标方面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 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发展生产力,没有解放生产力的传统观点的一个重大突破
第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二者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四,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五,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起来。共同裕不是在静态中实现的而是在一个发展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动态中实现的,从而把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起来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只有迅速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变成共产主义的公有制,需要生产力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实现需要有比较丰富的产品;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更需要有产品极大地丰富缺少一定的物质基础,离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都是不可思议的
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彻底战胜资本主义
3)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逐步消灭三大差别,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
(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这一含义,要把握两点:首先,它阐明了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说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前提其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就这一层含义来说,要把握两点:首先,它阐明了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超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机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的概括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又把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起写入基本路线,并明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制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一是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
二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
三是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使人们生活比较富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是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分“三步走”突出地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品质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21世纪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更高要求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二部分:4、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使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中国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1)中国改革的历程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之间,既有历史递进性,更有内在统一性;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次飞跃,为实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开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和关键扶择,既是要摆脱我们党和国家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实现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又要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战胜种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新课题新矛盾,不断作出理论上的新概括,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中国改革的成就
3、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一,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第二,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的。所谓解放生产力,是指通过解除对生产力的束缚来发展生产力
第三,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间,我国社会生活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经济体制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
第一,中国解决自身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保证“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强大的物质条件
第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发展情况
改革是动力:
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克服过去形成的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各种旧体制,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反过来,只有发展,改革才能持续下去,深入下去,才不会半途而废
稳定是前提:
改革和发展都需要一个良好的会环境作保证。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社会稳定,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既要做到变,同时也要做到稳定,把变和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最大限度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基本矛盾学说
2)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毛泽东
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同资本主义社会等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虽然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既然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也就有根本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则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得到解决,可以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邓小平
第一,邓小平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本质论,为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
第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
第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基本适合的方面做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的思想,确立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前提和思想政治保证
第四,邓小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确立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评价标准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一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不断深化扩展,形成生产的国际化。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都是开放的经济
二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发自己的优势,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三是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各国人民在实践中都会有许多发明创造,并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借鉴和综合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文明程度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宝。各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也都离不开借鉴别国的文明成果
四要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任何外国的控制和干涉,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基点
2)我国外对开放的历程
一是实行分步骤、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具体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经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兴办经济特区,以后又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和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又作出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战略决策,并提出积极发展沿边、沿江及内陆省区的对外开放
二是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涵盖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其中,对外经济开放是主要的领域
3)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是对外经贸实现历史性飞跃。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起点
二是引进外资不断升级,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是“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
四是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要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经济工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必须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合作和经济新形势
第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要坚持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第三,继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3、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没啥好写的
第二部分: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不是社会主义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产生的,它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其他所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贯彻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只有公有制占主体,才能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才可以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量的优势二是质的提高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二是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消除各种隐形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三是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指凡是国家不允许生产的产品、经营的业务和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不符的规定,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等均以清单方式列明)基础上,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四是国家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五是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城市公用事业,要打破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
六是鼓励非公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七是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八是针对私营企业家族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做做强的问题,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九是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
十是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改善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十一是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十二是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公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处在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初级阶段这样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而只能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济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所决定的。分配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分配结构,而这样一种所有制结构,必然决定在分配上,除了按劳分配外,还有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
二是由所有制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包括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三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但是,在商品价值的创造过程以及实现过程中,离不开其他一些必要的条件。如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其他生产要素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我们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①个体劳动收入。这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业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
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是指在外资经济和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这是依靠出卖劳动力取得的收入,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他们所得的工资,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反映了雇主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③按经营成果分配。这是指公有制企业由于生产、销售等经营状况较好而取得的收入。通过这种形式进行的分配所获得的收入,不仅取决于生产,也取决于交换;不仅取决于劳动者劳动的投入,也取决于市场的状况
④资产分配收入。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社会成员由于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以及参加银行储蓄得到的股息、红利和利息收入
⑤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这是指按社会公平和各部门、各地区和各行业协调发展的要进行的一种分配形式
2、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1)允许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存在于先富与后富的客观经济原因
共同富裕绝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存在 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具有客观经济原因
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 然特权。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和勤奋程度不同,每个人得到的劳动报酬就不同;即使所 得的劳动报酬相等,也会由于家庭负担不同,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 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除了存在着由按劳分配产生 的收入差别外,还存在着由其他分配方式所产生的个人收入上的差别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就起作用,就必然造成优胜劣汰,这是人们意 志所不能改变的经济现象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连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大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强调提出,“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努力化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问题。会议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再次重申这一提法和原则。显然,在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中央对原先“优先”、“兼顾”的提法作了调整,也为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作了理论铺垫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一是既要重视提高效率,又要重视促进公平。社会主义所 要求的公平是走向共同富格的分配公平,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二是不能片面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分配公平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中间环节。如 果分配不公平,生产发展和效率提高的结果必然是走向贫富分化,少数人暴富,多数人贫穷 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三是分配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合理的入差距是必要的,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趋势应得到重视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得到党的十二大的确认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基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邓小平的精辟论断,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思想束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在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发展曾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客观上必然要求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共性
a.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b.企业是市场主体,是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要安排其生产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c.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 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调节和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d.生产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特性
a.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方式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在宏观调控上,使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实现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
五个重要环节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c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e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保障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四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关联中发展的,“四化”的作用不是单独发挥的,而是在融合、互动、协调中实现的。信息化必须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反过来又通过与工业化融合,带动工业化发展
当前,我国“四化”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够。我国工业化进展很快,但数量扩张特征明显,产能过剩,而信息化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多数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较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较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不足。城市群内部产业功能定位和分工不清晰,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安排,不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服务功能薄弱,人口承载能力不强。两多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充分融入城镇生活,城镇化质量不高,难以为工业化提供需求支撑。三是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农业就业结构演进慢于产业结构变化,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比较效益低,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低于城镇居民,影响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业升级、增强竞争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构筑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集群、城市群布局、人口分布相衔接。三、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P245
4、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什么使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主要着力点,从而导致失业问题的出现。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
2)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新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
第二,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三,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自主创新的内容是:原始创新,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独立自主地去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集成创新,是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3)事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举措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第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
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四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五是大力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快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六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第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一是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着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是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四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筹协调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全国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科技相关部门、科技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
第三,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一是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切实建立健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自律功能,倡导创新光荣,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厚植创新土壤
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深厚氛围和好风尚,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第四,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一是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
二是注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发起和组织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
三是注重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四是注重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提升对外科技合作水平,推进科技援外,加强民间科技合作
“十三五”时期,要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山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引领的作用
2,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3,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4,深化科技等相关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5,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6、统筹区域发展
P244
第二部分: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主政治制度
1)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必须坚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的互相结合,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首先,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政治联盟。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不仅包括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包括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其次,从专政对象来看,人民民主专政只对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敌对势力实行镇压和专政。由于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党不是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专政的对象,而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再次,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最后,在概念的表述上,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也有其优点。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相比,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直接更明确地表达了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的双重任务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权力具有至上性和全权性;
②人民在民主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因家权力的机天;
3其他国家机天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向人民负责
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原则。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而不是执政党和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关系
第三,坚持完善我国多党合作的形式。在共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各民主党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是参政议政
二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三是服务与沟通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我国多民族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5)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治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切工作从根本上说都要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坚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要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沿着正确的道路开拓前进,需要依靠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也需要依靠法律的保障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依法治国的理论指导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一,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共产党执政,领导国家,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依法治国,就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理国家各项事务
第三,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第四,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是人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第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取得的民主权利如果不能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法制经济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从封建专制制度到资本主义民主法治制度,再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
第五,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国家长治久安,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保和前
3、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有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必须体现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具体实践中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还要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和各方分工负责,齐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割,加强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把法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两方面经验教训做出的战略快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拓展这条道路。(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符合实践发展要求。离开这条道路,就会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4)运用法律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是古今中外的通用手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要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但学习借鉴必须坚持认真鉴别、为我所用,旗帜鲜明地向国内外宣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①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难以克服现行体制的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②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的成果,就不能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前发展;③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1)从历史性依据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一个国家政治领导集体与全体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照搬照抄别国的民主模式,从来不能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的。这一发展道路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政治建设走上了科学发展的正确轨道 (2)从现实性依据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国情,是唯一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巩固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有利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逐步建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总之,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3)从未来性依据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发展道路,前途光明,前景广阔中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赢得世界各国的理解和尊重,就必须在思想理论、制度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了中国具体实际,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借鉴吸收了世界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并经过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践检验,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可以预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都得到高度的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能够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解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次,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最后,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昭示了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必须是十分明确的,是不能动摇的。这对于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暂没找到
第二部分: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依据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P3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社会的政治局面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人民的教育事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源头严防额制度体系
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过程严管的制度体系
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
P326
1生态文明决策制度
2生态文明评价制度
3生态文明管理制度
4生态文明考核制度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主要是指党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作出科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