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3历史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第一册第三章三足鼎立南北对峙
编辑于2020-08-03 01:54:26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第三章
东汉
中期
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皇帝大多年龄小
皇帝年幼一般靠太后/外戚掌权
注意区别-摄政王往往找同姓的来做摄政王,而外戚则往往是母族的人
窦、邓、阎、梁(外戚/太后)
窦-东汉窦家(窦固、窦宪)和西汉霍家(霍去病、卫青)经历差不多,都是外戚/打匈奴有功
皇帝长大后靠宦官杀外戚,于是宦官掌权
宦官从明朝开始称为太监,原先并不专指太监;东汉时期宦官都换成了太监
宦官和士大夫“党锢之争”
后期
土地兼并严重,皇帝大造宫殿,汉灵帝时公开卖官
导致百姓造反
黄巾起义
东汉刺史手握重权,为分裂割据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
袁绍
何进将军
袁绍从凉州把董卓叫了过来(董卓后来乱政)因为何进后来给太监砍了,所以袁绍没等董卓直接灭了宦官作乱的事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关东联军(函谷关东)
击败公孙瓒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赤壁之战
刘备
刘表
投奔荆州刘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曹刘“煮酒论英雄”
孙权
江东-长江以南扩展
曹操-孙刘联军
夷陵之战
1,刘备借荆州,关羽留守不还(有借无还)
2,刘备占领蜀地
3,关羽-水淹七军曹操
3,同时孙权手下吕蒙白衣渡江得到荆州
于是-刘备打孙权
刘备败
三国鼎立
曹操儿子曹丕建魏
刘备建汉(史称蜀)
儿子刘禅继位
孙权建吴
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
孙权死后孙吴内乱,日益衰落
西晋
起初
司马懿控制了曹魏,灭蜀国(刘禅继位)灭魏国灭吴国
高平陵之变
儿子司马昭
皇帝
晋武帝司马炎
羊车忘性
晋惠帝司马衷
皇后贾南风
给八王中最后一个司马越毒死了
(被俘虏)晋怀帝
史称永嘉之乱
(刚经历两个皇帝之后的)八王之乱
死了六个
(内乱后)五胡入华,占领西边,西晋灭亡渡河变成东晋
匈奴,羌,鲜卑,氐,羯
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
匈奴贵族攻破长安
魏晋时期
数学
刘徽提出圆周率计算方法
官员
选拔官吏从察举制改为九品中正制-朝廷设一位大中正,然后郡设中正负责给人评定等级(共九品)
道教
被葛洪所改造,为统治阶级(原来是民间信仰)服务了。所以南朝兴宗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
教人行善
六道轮回
目的即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物极必反
浪费钱财
影响发展(不繁育后代)
寺院经济发展过度影响农民
范缜反佛-唯物主义
三武一宗之祸(即灭佛的皇帝)
三武
北魏太武帝
北周武帝
唐武宗
一宗
后周世宗
东晋(统治南方)
西晋皇室晋元帝司马睿
都城建康
大将祖逖
一直想北伐
“闻鸡起舞”
王导、王敦
“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谢安-称王谢
谢安谢太傅有个侄女叫谢道韫
淝水之战-谢安 前秦(第一次统一)
五胡十六国
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
后期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税沉重
割据势力大肆征兵
农民起义
东晋统治名存实亡
大将刘裕灭晋建宋
南北朝
南朝
宋
宋武帝刘裕
30年间赋轻役稀
人道“寄奴”曾住
灭东晋
儿子宋文帝刘义隆
年号元嘉
齐
梁
梁武帝
信佛,三次舍身同泰寺出家
陈
陈后主不思治理
“玉树后庭花”
北朝
北魏
第二次统一
太武帝拓跋焘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实力渐渐开始超过南方
(第七位皇帝)魏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姓元)
改革措施
改均田与租调
让人从事农业
三长制
加强中央集权
整顿吏治
官员安分领俸禄
迁都洛阳
洛阳是九朝古都(此处是第五个)
移风易俗
实行汉制
服装
上衣下裳峨冠博带
吃食
片汤
改姓
鲜卑八大姓改为汉姓
语言
学习汉语
通婚
把自己的、兄弟和叔叔的鲜卑族原配送庵里做尼姑,从北方四大士族(崔,卢,李,郑)通婚
鲜卑灭绝,“胡虏无百年之运”
分出东西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周武帝-整顿吏治,释放奴婢,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
周武帝一死朝廷混乱,大权落入外戚-杨坚之手打南陈灭北齐
统一中国称为隋
发展
南北朝长期对峙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士族没落庶族势力越来越大
农业生产
江南农业初步开发
北方五胡入华只能开发江南
南北经济渐平衡,三吴地区发达
民族融合
因为大规模(一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一是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的衣冠南渡带来北方生产技术,劳动力多了发展的就快
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措施
北方屡经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扩展,使两汉时期环境破坏有所缓解
学术
南朝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
大一统王朝-汉、唐、明、清(过二百年) 秦,隋,西晋(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