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读书笔记
该导图为书本的第五章读书笔记。
第四章的主要内容为忆昔开元全盛日。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第一册第三章三足鼎立南北对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 第五章
前
李唐被节度使朱温灭了后朱温建立了梁
梁17年后被后唐代替
后唐完了是后晋,后汉,后周
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儿子继位,禁军赵匡胤在河南陈桥兵变
共53年14个皇帝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四地,播乱五十秋
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对耶律德光自称义子-儿皇帝
对辽有很大的帮助
少数民族发展农耕
宋
北宋 九代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
后周禁军陈桥兵变
削平南方,消灭北汉(五代十国)
谋臣赵普(后周宰相)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赵匡胤问他怎么把国家政权维持久一点,他说是因为藩镇-武将权力太大(夺权收兵控制钱粮)
杯酒释兵权
巩固政权
唐前期-府兵制 平时种地战时打仗
不练兵,兵将之间互不认识
不会造成叛乱
战斗力也弱
唐后来募兵
自己招募,但兵听信于将容易叛乱
安史之乱
一,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宋太祖跟他们喝酒时说“要是哪天属下也跟我当时似的被黄袍加身怎么办”
说君臣无猜,上表要回乡了
设立枢密院
与禁军统领相互牵制,调兵不指挥军队,指挥军队不调兵
枢密院-文官治军
不易干涉政治
禁军是正规军,在中央;地方上的兵叫厢军;再下面是乡兵(民兵预备役);边境上招募的少数民族叫藩兵
二,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掌权太重,给废了
变成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
三,实行更戍法
禁军定期更换驻地,首领不动
四,地方精壮编入禁军,强干弱枝
厢军,乡兵里面的精装壮之士选入禁军
当地实力弱,导致少数民族政权一突破边防就打到京城
五,集中行政权
设参知政事
州的长官朝廷派遣(不是当地人了)
致重商主义发展;知识分子除了不能造反干什么都行
六,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把地方官转运到中央来,把中央派文官转到地方去
导致朝内外、藩镇、地方上的权、兵、钱都没了
武将位置压的太低,总打败仗
太祖皇帝遗训
第三个民族融合的高峰(一是先秦二是魏晋南北朝)
北宋两代皇帝结束五代十国但并没有达成全国统一
辽,西夏,大理,吐蕃,回纥
1,不得伤害柴氏子孙
因为江山是从柴家抢来的,有罪不得加刑
2,不得伤害士大夫
文官不判死刑,上书言事者无罪
3,不加田赋
宋太宗赵匡义(后改为光义)
正式结束五代十国分裂
宋真宗
后来因为宋朝中央集权强化地方薄弱,辽军打入
宰相(王钦,陈尧叟)主张迁都
宰相寇准不许迁都,动摇人心,要皇帝御驾亲征
议和之后寇准劝说收复幽云未果
宋真宗派曹利用去谈判,最后一年给辽30万(后来涨到50万)
后来北宋联合金灭辽属于北宋背信弃义
辽军主帅被射死辽族提出求和(澶渊之盟)
宋神宗
王安石
变法
理财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
方田均税
市易法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军事
保甲法
组织民兵
将兵法
充实边防,固定禁军驻地
教育
改革科举,废明经,设明法
从北宋开始尚武精神就越来越萧条
宋徽宗
宋与辽对峙一百多年,后来女真建立金国,把宋、辽政权都消灭了 女真族分很多部落,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完颜阿骨打带领800人抗辽(辽当时比北宋要大多了),女真族人强悍,“满万无敌于天下”
辽败后宋(宋徽宗)就背约派使者渡海去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最后因为宋总是违约两边不讨好,金灭完辽就灭宋
宋收复幽云十六州但金国一要就送回去,不得民心
听说金太厉害,打不过,跑了并传位给儿子钦宗
宋钦宗
李纲
领导打退金兵进攻
金兵要求割地赔款
钱交不起金兵又南下打仗
14万宋军跑了,金兵就从从容容的渡过江
金俘获两人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北宋初年中期发生的社会危机
不给田地
百姓被剥削被逼造反
三冗
冗官
枢密使-兵部,三司-户部,机构重叠没事可干
冗兵
冗费
南宋
宋高宗(北宋康王)赵构
是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唯一仅存的皇子
继位时中原被反复拉锯占领,金国扶植傀儡,义军抗击(比如八字军)
赵构没光复故土,从陆上逃跑到海上,金兵没法就撤了(一撤就从海上回来了)
岳飞
岳家军主要战役郾城大捷,和金兀术遭遇
金兵强在铁浮屠(铁塔),拐子马,披重甲,精于骑射 岳飞便叫岳家军挖沟诱兵砍马腿
高宗外患未灭先惧内忧,主要因为从北宋一开始就对武将不信任
还因为如果北伐成功,钦宗回来容易跟高宗争皇位,最后十二块金牌把岳飞召回了风波亭
宋金议和
绍兴(年号)和议
两国边界正好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就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第二次南北朝
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南迁至燕京,改名中都
蒙古族
铁木真统一草原民族,称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汗国
元朝皇帝不修坟占用耕地,砍树作棺材直接下葬,没人知道成吉思汗葬在哪
西征三次
第一次成吉思汗本人指挥大军灭掉了中亚的回教大国
如果城不战而降,破城后比车轮高的男子一概杀死,妇女儿童工匠留作奴隶
如果城抵抗,破城后就夷为平地
成吉思汗死后由几个长孙领导-长孙西征,占领波兰和匈牙利
这时第三代贵由汉病逝,所有蒙古贵族就回去抢汗位了
蒙古第四代大汗的弟弟指挥,马上打到非洲;灭掉阿拉伯帝国,攻陷巴格达
但打到一半哥哥被南宋军民击毙,于是又退兵回去抢汗位
宋时期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
科举
分作乡试,省试,殿试
解元,会元,状元
连中三元
元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世祖)
从元开始元明清和前朝国号取法改变
以前以部落名--官名作国号,到了元朝前朝没官就从易经里拿了一个
建国后不断打金国(宋帮忙送粮草),1234年灭金。之后开始征战吐蕃,征战宋朝周围国家,包围了宋
宋知府文天祥去递降书和玉玺,到元那怒斥统帅,统帅就扣下他准备让他去做丞相(后来文天祥跑了)
元朝的汉人名将张弘范率大军南下。他堂兄弟张世杰(金国汉人)击败文天祥,文天祥后来又被元军押上船打张世杰
张弘范让他写劝降信,他写了过零丁洋。
文天祥坚决不降,壮烈殉国
劝降没戏就发动进攻,宋军覆没
宋丞相陆秀夫投海自尽,张弘范立碑“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后来明朝刮了字写“宋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
汉人被强制迁到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
元朝人分四等
蒙古
色目(各色各目-除汉,高丽,蛮子其他都是色目人)
汉人(金统治区的)
南人(南宋统治区的)
各种不许,地位低下
不重文化少开科举,90多年开16次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辽宋夏金元时期 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理学、宋词元曲、世俗文学、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