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宋元
高中历史,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史
编辑于2020-08-10 16:03:51宋元
政治
阶段特征
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进一步加强
加强专制主义
宋朝:二府三司制
元朝:中书省
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行政管理制
宋朝:地方之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元朝:行省制,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
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科举制不断完善,更注重公平竞争,门第观念逐渐淡化,人才流动加强
加强专 制主义
二府三司制
含义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集权方式:分割相权
评价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职权过于分散,缺乏配合,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出现“冗官”、“冗费”的局面
与唐代三省 六部制的比较
相同点:设置多名宰相,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不同点
分权的内容
三省六部从权力运作程序上分权,分为决策、审核、执行,先决策再审核后执行
二府三司从具体的事务上分权,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三者互相平行,互不统属
影响
三省六部:各司其职,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二府三司:职权分散,互不统属,行政效率低下
中书一省制
背景
吸取宋朝二府三司制职权过于分散,从而导致行政效率低的教训
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民族矛盾尖锐,以此巩固统治,加强皇权
目的: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特点:是重要的决策机构,也是最高行政机构,下统六部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但后期相权反弹,左右皇位继承,威胁皇权
加强中 央集权
宋朝
背景:唐代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武将专权,导致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束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地方分权
军事:收兵权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兵将分离,士兵定期更换驻地
行政:文官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
财政:设转运使,转运多数财富回中央
地方:设置路,监察州县,形成路——州——县三级制
特点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强干弱枝,内重外轻
影响
利
①避免武人干政,巩固统一;造就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最高峰;平民社会取代贵族社会,世俗文化崛起。②防止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弊
军的战斗力低下;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造成冗官局面;财政开支庞大,造成冗费局面;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
元朝
内容
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和宣慰司
中书省直辖腹里;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事务;澎湖巡检司直辖台湾(琉球)
行省制
目的
对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
行省长官由中央委派,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特点
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解决了势力过大的积弊
行省的划分以犬牙交错为原则,打破了自然疆界,有利于清除地方割据
影响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与郡县制 的异同
同
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异
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
郡县制下,地方完全听令于中央;行省制下官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节制
郡县制无法调动地方积极性;行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既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部分权力
郡县制按区域划分;行省制以犬牙交错为原则,以此消除地方割据
文化
阶段特征
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队伍壮大,推动了文化的高度繁荣
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
程朱理学兴起,儒学走向完善与成熟
市民文化兴起,文化重心下移,由贵族文化向市民阶层转变
以文治国,科举制完善,印刷术普及,书院盛行,推动教育普及
宋明理学
背景
儒学本身存在缺乏思辨性、理论性的不足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道广泛传播
唐宋时期,“三教合一”使三者相互吸收融合,同时冲击儒学正统地位;唐代复兴儒学运动,为宋明理学奠定基础
程朱理学 客观唯心主义
北宋由两程创立,南宋朱熹实发展至成熟
内容
天理即三纲五常
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吸收道家思想,使儒家思想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
存天理,灭人欲
人们应以三纲五常约束自己的行为,压抑自己的欲望
维护儒家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方法论:格物致知
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影响
在国内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在日本,朝鲜等一度盛行,形成朱子学学派
陆王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南宋创立)
世界观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心”即“理”
方法论
发明本心以求理,进行反省内心可以得到天理
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王阳明(明朝成熟)
世界观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吸收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方法论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的天理,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相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理”思想
都承认理的存在,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都涉及世界本源问题
特点
使儒学进一步哲学性和思辨性;更突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吸收佛道思想
经济
阶段特征
总括
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手工业发展带来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农业
经济格局: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土地政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自耕农衰退
土地经营方式:租佃关系加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商品革命出现
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土地政策:不抑兼并
原因
宋朝沿袭唐的两税法,按照土地而非人口收税,土地兼并不会影响财政收入
对“杯酒释兵权”的禁军大将占有土地持放任态度
宋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土地作为重要商品进入市场
影响
积极(新观点)
自耕农衰退,租佃制发展,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农业发展
地主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积极改进生产工具、革新技术,使精耕细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无地农民变成大量自由劳动力,有利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消极(传统观点)
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使国家赋税收入受影响,最终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租佃关系
概念
地主出租土地,按契约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的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租佃关系;佃农拥有使用权
过程
战国产生;汉代扩大;宋代普遍化,仅次于自耕农经营;明清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渐成主流,普及全国
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土地兼并严重
宋朝政府“不抑兼并”政策
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
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明清)
特征
契约关系;佃户地位提高,人生依附关系减弱
宋朝以实物地租为主,明清以货币地租为主
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耕作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
影响
佃农拥有更多的自由,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佃农自主权大,积极性高,利于农业发展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有利于社会稳定
商业革命
表现
商业的流通规模和范围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市镇、草市发展;边境贸易中设置榷场进行互市)
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仅在局部地区使用)
市的进一步发展(官府监管放松;草市普遍;打破时空限制;行会出现,商业贸易更规范;出现娱乐场所瓦肆;经济功能进一步加强)
海外贸易发达(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外贸税成为重要财政收入)
原因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经济重心南移
政府商业政策的松弛,不抑制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发展
民族交流和对外交流频繁
宋代科技,思想,文化的高度繁荣
西方商业 革命(拓展)
表现
商路中心由地中海转至大西洋西岸
经营方式变化,出现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
贸易范围扩大,商品数量和种类增多
原因
新航路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