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三,四节)
幼儿教师资格证 保教——第三节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的发展、第四节幼儿感觉的发展
编辑于2020-08-11 10:03:31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
与卫生学相关
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与特点
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
以选择题为主
1、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四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七个月回滚,八个月会爬,一周岁会走
2、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两个高峰期
一个是2岁以前,另一个是青春期
3、幼儿身体发育是具有程序性的
发育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
4、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神经系统发育最早
淋巴系统发育最快
生殖系统在幼儿期基本没有发育
5、生长发育是有个体差异的
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身体重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移
身体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制末梢
婴幼儿的各器官的发育不平衡,优先快后慢的差别
幼儿身体发育的评价指标
形态指标
身高体重是最基本的指标,不但测量简单,而且能较为准确的评定身体的状况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坐高
生理功能指标
身体发育的功能指标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
生化和临床检验指标
心理指标
感知觉、语言、记忆、思维、情感等
幼儿动作发展的基础和规律
幼儿身体发育的基础
记忆,以选择题为主
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接、骨骼肌组成
骨骼
有机物较多,无机物较少,因此骨的弹性大而密度小,不易骨折,但受压后容易变形。“青枝骨折”
腕骨:10岁左右,8块腕骨才能全部钙化
胸骨:尚未完全结合
骨盆: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骨盆也尚未定型。避免幼儿从高处向硬的地面上跳,特别是女孩子
脊柱:
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注意幼儿坐、立、行等正确姿势的训练,避免幼儿单肩负重、睡过软的床
足弓:幼儿过于肥胖,走路、直立时间过长或负重过度都可导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骨连接
幼儿的关节窝浅,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肌肉纤维比较细长,所以幼儿的柔韧性较好,但是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脱臼
骨骼肌
肌肉中水分相对较多,因此幼儿园不宜开展拔河,长跑、长时间踢球等剧烈运动
大肌肉群发育得较早,小肌肉群发育得较晚,手指的精细动作不易掌握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简答/选择)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动作。“近远规律”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
从正面动作到反面动作。“先正后反规律”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感觉的发展
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杯子是红色的)
感觉是一切高级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开端
感觉可以分为
外部感觉:视听嗅味肤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头疼、胃疼)
感觉的特性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前者是对力量的感受能力,后者是对力量的刺激范围的感受。两者呈反比关系
感觉适应(选择题)
明适应: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
暗适应:进电影院的时候
感觉对比(选择题)
同时对比
同时出现的物体
月明星稀、
继时对比
一前一后的出现
喝糖水后再吃橘子,就会感觉橘子很酸
感觉的发展
感觉 这一类的知识点大多数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
视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视觉发展相对不成熟
视敏度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新生儿最佳视觉距离在20厘米左右
4~5岁实力趋于正常值
颜色视觉
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为辩色力
幼儿初期:能够初步辨认红、橙、黄、黄、绿、蓝等基本色
幼儿中期: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不仅能认识颜色,还能在绘画的时候调出自己需要的颜色
听觉的发展
听觉感受性
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是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言语听觉
重听:是指幼儿虽然对别人说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但是可以根据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嘴唇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镜,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因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口腔探索
婴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手的探索
出现在出生后的5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