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偏好与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偏好与消费者均衡,适用于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
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课程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课本知识点梳理,期末考试必备。
初中级微观经济学,技术、要素投入与生产者行为,适用于期末考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消费者选择思维导图
消费者偏好
微观经济预算约束线和消费者均衡2
消费者均衡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偏好与消费者均衡
效用理论
定义
一般劳务或商品能够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获得的满足感
度量
基数效用论
效用可以用具体数值表达,可计量加总
序数效用论
效应不可度量,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序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
消费者消费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一般与消费物品的数量正相关
边际效用
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边际效用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规律
消费者对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获取的满足程度递减
效用函数二阶导<0,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指消费者对任意两个商品组合做出的排序
假定
完备性
传导性
非饱和性(多多益善)
无差异曲线
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的消费束的点构成的曲线
不同消费束之间偏好无差别,效用水平相同
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更高程度的效应满足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边际替代率
MRS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意愿程度
ΔX无穷小时,MRS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者等量增加x商品的消费时,愿意放弃的y产品越来越少
预算约束
超出预算线的范围,消费者无法承担
消费者收入增加,预算线平移
商品价格变动,预算线旋转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交的点为均衡点
A点所在预算线斜率为Px/Py,无差异曲线斜率为MRS,故在消费者均衡点上,商品价格之比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两种商品的效用之比
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之比相等时,消费者达到均衡,不等时,消费者会不断调整
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
收入变化
价格不变,收入变动,预算线向右平移,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交成均衡点,收入变动引起的均衡点移动的轨迹为收入消费线
价格变化
收入不变,价格变动,预算线旋转,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交,均衡点轨迹为价格消费线
消费者剩余
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CS)分析
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支付意愿-市场价格
价格上升,消费者剩余减少
一部分消费者离开市场
留下的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
常用来评价公共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状况的影响
成本与供给曲线
成本
生产一种商品需要的资源成本以及生产者花费的时间
边际卖者
价格降低首先离开市场的卖者
生产者剩余(PS)
卖者出售商品得到的量减去成本
价格下降,生产者剩余减少
一部分生产者离开市场
留下的生产者只能接受更低的价格
总剩余
总剩余=CS+PS=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卖者成本
税收效应
没有税收时均衡点为PeQe
有税收时,买者支付Pb,卖者得到Ps,均衡数量为Qt
C+E被称为税收的无谓损失:市场扭曲(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