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心 第三章 心理实验的设计
实心 第三章 心理实验的设计 实心 第三章 心理实验的设计
编辑于2020-09-18 13:09:52心理实验的设计
内容和评价标准
概念:为解答所研究的问题 说明实验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 简要计划、结构、方法、策略
功能:1.因变量 变化最大 2.误差变量 最小 3.控制 无关变量
评价标准:1.解决 问题(效度) 2.实验结果 可靠性(信度) 3.控制 无关变量
实验设计
按控制程度
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
单组后测 设计:X O
单组前测后测 设计:O1 X O2
固定组比较 设计:X O1 O2
事后设计(事后回溯设计)
相关研究 设计:O1 O2
准则组 设计: ❌ O1 O2
准实验设计
单组准实验设计
时间序列设计: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X1 O1 X0 O2 X1 O3 X0 O4
多组准实验设计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O1 X O2 O3 O4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 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O9 O10 O11 O12 O13 O14 O15 O16
真实验设计
完全随机单因素实验设计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R O1 X O2 R O3 O4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理想的实验设计) R X O1 R O2
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R X1 O1 R X2 O2 R X3 O3
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 R1 O1 X O2 (实验组) R2 O3 O4(控制组) R3 X O5(实验组) R4 O6(控制组)
按被试分配
被试间
含义:只 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优点:避免了 练习效应 疲劳效应 缺点:需被试数量巨大 难以排除个体差异 解决方法:匹配法、随机化法
被试内
含义:接受所有水平的处理 (重复测量设计 、单组实验设计) 优点:需被试少 同质 ∴排除个体差异影响 更加敏感 适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 缺点:练习效应 疲劳效应 不适用于需较长恢复期 和 产生效果不可逆的实验
混合设计
按自变量的多少
单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组间设计
主效应、交互作用、简单效应 评价: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实验效果更有价值
多因素组内设计
优点:需被试人少
多因素混合设计
含义:一个自变量采用组间设计 一个自变量采用组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