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中级经济师2020年-经济基础知识-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中级经济师2020年-经济基础知识
编辑于2020-09-22 22:30:05第3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1.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企业组织形式
合伙企业、公司、个人独资
企业目标假设
追求利润最大化(核心目标)
假设前提:经济人假设
销售收入最大化和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
科斯的企业形成理论
企业的本质: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交易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约
交易费用
围绕契约产生的成本费用
包括
偶然因素带来的损失
签约和监督的成本
能节约交易费用的原因
减少签订契约数量
可以生产中间产品
可以雇佣签技术人员替代购买其他企业服务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
信息的不完全性
2.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函数
生产过程:投入(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产出(有形物质、无形服务)
定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假设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例:劳动替代资本
投入
长期来看都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均可变
(长期生产决策研究:规模报酬研究)
短期来看,可认为某些要素不可变(不变投入)、某些可变(可变投入)
短期生产函数
一种生产要素可变,其他投入不变
例:产量P随劳动量L的变化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TP/L
边际产量
新增一单位投入而多产出的数量
生产曲线
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如图:边际产量先增后减(先增至最大值后递减至负值)
总产量
如图:总产量先加速上升、再减速上升、最后递减
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
平均产量线
如图:平均产量先增后减(以两者交点为临界点)
平均产量的临界点在边际产量的临界点之后
规模报酬 /规模收益
概念
企业生产要素等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例:从【10劳动、1土地...】到2倍的【10劳动、1土地...】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规律结论
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 但在一个阶段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多数行业会有一个适度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此时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最小
3.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成本和利润
生产成本
显成本
购买/租用生产要素的成本
隐成本
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成本
实际上是机会成本
利润
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属于成本)
正常利润
属于生产成本的隐成本
是企业家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成本函数
含义
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
短期来看,一些生产要素的成本随产量变化,一些不变
长期来看,所有生产要素的成本均可变(没有固定成本)
和生产函数相似
类型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f(q) =固定成本+平均成本*总产量
固定成本 (短期不随产量增减变动)
厂房和设备的折旧
管理人员工资
可变成本 (短期随产量增减变动)
原材料费用
燃料和动力费用
生产工人的成本
随产量的增加,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上升
短期成本影响因素
劳动、资产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总成本TC
边际成本MC
增加一个单位产量增加的总成本
平均成本AC
长期成本函数
总成本=可变成本f(q)
成本曲线
总成本
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总固定成本为水平直线
总可变成本随产量先减速增加、后加速增加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均先减后加
成本曲线 VS 生产曲线
总成本VS总产量
总成本:先减速增加、后加速增加
总产量:先加速增加、后减速增加
边际/平均成本 VS 边际/平均产量
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先降、后升
有最小值
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先升、后降
有最大值
中级经济师2020年-《经济基础知识》 (共140分,84分及格)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10章=29分)
第1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2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3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4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5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6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微观经济学
第7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8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9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就业失业
第10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宏观经济学
第二部分 财政(7章=23分)
第11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12章 财政支出
第13章 财政收入
第14章 税收制度
第15章 政府预算
第16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17章 财政政策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5章=23分)
第18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平衡
第19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20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21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22章 对外金融关系
第四部分 统计(5章=21分)
第23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第24章 描述统计
第25章 抽样调查
第26章 回归分析
第27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五部分 会计(5章=21分)
第28章 会计概论
第29章 会计循环
第30章 会计报表
第31章 会计报表分析
第32章 政府会计
第六部分 法律(5章=23分)
第33章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34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35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36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37章 其他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