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清思维导图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1368-1840思维导图,一起来学习下吧!
这是一个关于雪线与林线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纬度(温度)、山地降水、坡度、坡向、人为因素与环境变迁等。
这是一个关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云贵高原上的石漠化2.内蒙古东南部农牧交错地带的盐渍化3.江西赣江地区的红漠化。
关于高考历史复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政治、外交、经济、思想文化、国际局势背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明清前期(1368-1840)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政治
中央官制
明
废丞相,内阁 (殿阁大学士)
地位性质:不合法理 作为顾问(内待)机构
权力来源:皇帝个人意志
职权:无决策权,还受宦官制约 明中后期有“票拟”权,可参与决策
评价: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后期权力十分膨胀
司礼监(内相)
皇帝惰政导致
导致了宦官专权
清
议政王朝 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特点:简、速、密
影响:行政效率高,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相权↓
地方管理制度
废行省,设三司 (三司直属六部)
布政司(民政)
按察司(刑狱)
都司(军政)
督抚制
是指明朝中央政府为处理地方事务而派遣到地方临时办事的官员
临时差遣→制度化(明末清初),在明中叶成为常设职务
清末军阀的前身
基层治理
乡约,乡村自治
监察制度
都察院:监察御史(中央)
科道:六部设给事中 地方设分道
明代→锦衣卫 东厂西厂
宦官专权
细化、严格化 带有惩戒性
选官制度
八股取士、文字狱
专制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腐朽
经济
农业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推广
棉花、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土地兼并严重,贪污腐败严重
税制改革
人身依附关系↓
明后期:一条鞭法
赋役合并
纳银代役
赋役征银,取消杂税
清前期:摊丁入亩
按亩均摊税赋
取消人头税
放松对户藉的控制
小农经济发展迟滞 民众衣食结构变化
手工业
明中叶后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丝织业)
商业
货币经济
白银的大量使用,使商业资本活跃
农产品商业化
农副产品入市
推动长途贩运兴盛
商帮
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贸易
郑和下西洋
朝贡贸易体系
宣扬国威 使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闭关,只开设广州十三行
市场
国内:工商市镇兴起,全国性市场形成
国际:渐趋萎缩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
①西方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导致 ②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
总体上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文化
总体上:宋明理学占主导束缚人们的思想,也出现了西学东渐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黄宗羲
反对专制暴政,提倡民本
限制君权,天下之法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
经世致用
提倡“众治”
强调社会责任感
李贽
反传统教条权威
蔑视礼法倡导自由平等
强调人的正当欲求
王夫之
建立唯物思想体系
批判程朱理学
科技文艺
科技:发展,但逐渐落后于西方
文艺:小说,文人画,京剧
教育
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国子监
地方官学
社学
书院
东林书院
讲会制度化
密切关注社会政治
科举
科举定式
八股取士
教育思想
儿童教育观
社会风气改变
逐利崇商,冲击传统道德观
追求奢侈、时髦,去朴从艳
平民化,个性化,世俗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巩固措施
坚决同分裂叛乱势力做斗争, 正确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西藏地区:皇帝赐封号;雍正帝设驻藏大臣; 乾隆帝明确金瓶掣签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
(2)台湾地区:1683年康熙帝令施琅率军攻入 台湾消灭割据势力;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
(3)北部和西北地区:皇帝平定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西北边疆
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1)清初,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了台湾
(2)康熙率军打败了沙俄,迫使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3)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地区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外关联
中外关系特点
1.对外政策趋势:在整体上是趋向保守。由对外经济文化 交流频繁(开放),到转向闭关锁国,失去了对外交流主动性 2.传统的对外关系(贸易)达到鼎盛。 3.矛盾日趋尖锐,甚至发展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4.西学东渐 5.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6.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范围内发展 7.出现华侨潮,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中西对比
新航路的开辟
宰相制:地位--法定 权力来源--制度赋权 职权--参与决策 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