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人脸识别
这是一篇关于基于Python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人脸识别
基础知识
深度学习与卷积神经网
卷积神经网
概念
以卷积结构为主的深度网络
卷积层是主干层
发展历程
适用领域
图像识别;输入是图片
重要的概念
卷积核
先乘后加
构成的基本单元
卷积
卷积中的重要参数
权值共享与局部连接
感受野
步长
pad
池化层
目的
下采样,提取主要的特征
方法
最大池化
随机池化
平均池化
激活函数
增加模型的非线性
batchnorm(BN)
将输入层的数据进行利用一定的规则转变成0-1的标准正态分布
全连接层(FC)
Dropout层
loss层
主流网络结构
总体:由简到繁再到简
深度学习
含多隐藏层的多层感知器;也就是具有多个隐藏层的人工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的历史
三起两落
1943年人工神经网络
也称神经元模型,由心理学家与数学家提出来,没有重视
1957年感知器模型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线性回归与线性分类,引发了一次热潮;不能解决异或问题
异或问题
不能用线性进行线性分类,能用曲线,一个圈进行分类
1980年多层感知器
如何解决网络计算问题中的参数问题
1986年反向传播算法
少数层的计算问题;但是简单低效;梯度爆炸
1998年卷积神经网
这个时候比较火的是SVM,随机森林等;但是它针对小样本;大数据不适用
2006年深度学习
逐层预训练;采用多层神经网络;取名深度学习;背景:大数据与计算能力的提升
2012年ALEXnet
在图像识别中取得第一名,从此开始了深度学习了元年
核心内容
神经元
它就是网络节点;就是那个圆圈
感知器
单层感知器
可以用来解决回归与分类任务
多层感知器
它就是多层感知器
就是神经网络的一部分
人工神经网
它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技术
内容
输入层、输出层、隐藏层
核心知识
每一个层的构造是什么?卷积/池化、全连接;通过反向传播获得参数
反向传播
导数
学习率(步长)
前向运算
梯度下降法
深度网络的类型(结构)
图像
循环神经网
文本与音频;要考虑时序性;前一项决策影响后一项决策
自动编码机
受限玻尔兹曼机
深度信念网络
深度学习流行的原因
数据/算法/算力;算力:GPU与深度学习芯片
Python与tensorflow
人脸智能领域
人脸检测
人脸比对
人脸关键点定位
活体检测
人脸属性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