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明尤溪桂峰古村落一日游
三明尤溪桂峰古村落一日游的思维导图,主要旅游景点去往桂峰古村落:"桂峰八景"(石笋擎天、金鸡耀日、玉泉涌蜜、丹桂飘香、印桥皓月、酒座清风、双际龙吟、三峡虎啸)清新脱俗,婀娜多姿,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百篇诗词歌赋。
编辑于2023-10-17 10:58:52三明尤溪桂峰古村落一日游
行程安排
上午
10点:抵达桂峰古村落
预计10点抵达,成人票18.8元、双人票36.8元,儿童/学生票9.9元。(社团承担公司人员门票)
品尝当地小吃
石印桥烫嘴豆腐(上过央视)
11点:自由参观古村落(自由摄影),时间1小时
桂峰黄酒
参观酒窖(了解桂峰红曲黄酒酿造工艺)
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是蔡氏祖传,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为数不多的运用传统工具,纯正手工酿造的佳酿美酒。一般在每年冬至时节酿造,需经过蒸米、发酵、榨酒、温酒、封坛等多道工序,老酒口味自然甘甜,清醇爽口,色泽橘黄澄亮。
午餐
12点30分:农家菜
禾风餐厅 (好吃实惠干净)(实行AA制费用均摊)
下午
14点:自由参观古村落(自由摄影),时间2小时
品尝当地小吃
杨信公麦芽糖(上过央视)
傍晚
16点30分:拍摄夕阳
集合登山找类似凤凰台、桂峰集市、桂峰稻田等高处,合影及拍摄夕阳
17点30分:返程
费用说明:此次社团经费仅承担门票,剩余社团津贴补贴开车人员的通行费(单程195KM,单趟高速通行费92元,当社团费用无法弥补来回通行费时,全体人员分摊部分高速费)
景点介绍
桂峰古村落
历史背景
人文特色
如果去不了江西婺源总要去一次福建尤溪桂峰古村落吧‼️桂峰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是国家4A级景区,满目皆古,桂峰村拥有福建省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落️,素有“小福州”之美称。 桂峰地灵人杰。建筑是历史的镜子,即使是人去楼空,乃至毁为废墟遗址,也往往会把历史的影子常留在人间。蔡氏自蔡长始至今已在桂峰繁衍34代,裔孙开基发展遍及各地。承祖训以耕读传家,尤其崇文尚学,历代儒风不衰。现存明清时期的书斋有"玉泉斋"、"泮月斋"和"后门山书斋"等。墙上张贴的许多科举捷报,至今仍依稀可见。30几座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年代的古建筑中,有一条则是相同的,那就是突出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对后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十分巨大。据记载,明清两代中进士3名,中举人12名,中秀才412名。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为当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传下了崇文尚学的精神财富。解放以后,桂峰村考取中专以上的就达数百人之多。其中大学生107人,硕士7人,教授、工程师多人,真是""桂峰无今古,学海有后人"!
建筑风格
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留存39座明清传统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有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等。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漫步在桂峰的时光似乎显得特别的慢,有着一种与世隔绝般的安宁和从容。如果你想暂时忘记尘世的喧嚣,就来这里走走吧,体会偷得浮身半日闲的惬意,倾听着这里的一砖一瓦诉说遥远的历史。
景点推荐
"桂峰八景"(石笋擎天、金鸡耀日、玉泉涌蜜、丹桂飘香、印桥皓月、酒座清风、双际龙吟、三峡虎啸)清新脱俗,婀娜多姿,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百篇诗词歌赋。
石印桥
印桥,即"石印桥",始建于明万历 32 年(1604),因桥下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石桥周边种有四株金桂、两株紫荆,桂花树头的石墩砌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方形状,称为日、月、书、印,象征着美景如日月一样永恒,寓意财富、权力源自于知识。 古称石桥皓月,是桂峰村最繁华的区域。村中有一小溪穿村而过,依山伴水构筑酒肆、旅馆、商店,蜿蜒布局在小溪两旁,雕梁飞檐,古色古香,虽有一些破败,但仿佛可见当时此地的繁华景象。石砌古道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酒肆茶楼和旅馆商店鳞次栉比。再辅以石碑镌刻,明清时代的繁华街区跃然眼前。四季桂花芳香四溢,阵阵沁入心脾,人们一踏入景区,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至,使人禁不住生出欲探桂峰深幽之念。
楼坪厅大厝
楼坪厅大厝位于村部后侧,方向170度,占地面积594.6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为二进制穿斗式木构建筑。是台胞蔡龙豪先生儿时旧居。因地势陡峭,于右侧另搭一楼板为厅,故曰“楼坪厅”,主体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
清代茶楼
明清时期,一条官道从桂峰村经过,商贾云集,促使桂峰村迅速地繁华起来,所以这里素有"小福州"之美称。走进这座清代茶楼,依然能感受到那些逝去的繁华。
蔡氏宗祠
系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蔡茂相(名云鹤)高中进士后,第三年为首主持兴建的。据桂峰《蔡氏族谱》记载:当时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时期,“一时拨币兴工,备极辉煌冠冕”。从此,它成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蔡氏宗祠位于石印桥上游。门口流淌着一条小溪,是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建筑之一。蔡氏宗祠是清康熙年间所建,因当地有不成文的规定,只有中了进士才能盖祠堂,所以蔡氏族人蔡茂相成为桂峰第一位进士以后才建。
美人巷
窄小的“美人巷”
美人巷有错落有致的油纸伞在上方,建议女孩子穿旗袍或者汉服拍一张与油纸伞的合影
玉泉书斋
玉泉书斋是尤溪的三大书斋之一
如今村里还存有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玉泉斋”、“泮月斋”和“后门山书斋”等书斋遗址,这都证明了桂峰村祖祖辈辈对对读书教育的重视, 许多专家学者来桂峰参观后惊叹:“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书斋墙上张贴的许多科举捷报,至今仍依稀可见。
蔡氏祖庙
蔡氏先祖定居桂峰之初,便建起了家族祖庙,以示重本溯源,不忘先祖。祖庙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年间遭火灾,后又重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誉为“龙眼”。 蔡氏祖庙位于村中心,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的肇基之地。祖庙背倚青山,面朝绿水,龙脉雄伟,案堂俊秀,地理先生称之为“飞凤衔书”。原祖庙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六月廿二夜,周围民房失火,殃及祖庙,遂于次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粗梁大柱,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面阔五间,明间高大宽敞,厅头设有神龛,置历代祖宗之神位,供后裔春秋祭祀。堂上高悬“九峰毓秀”、“进士”、“举人”、“文魁”、“武魁”、“五代同堂”等匾额。
石建街区
桂峰地势崎岖,各座建筑之间的距离相对窄小,需用大量的石材构筑护坡,就形成了各条曲径通幽的小巷。为便于行走,又在各小巷的路面铺上石板条,有路皆石,形成独特的街区路面。
下坪古街
简称"下坪街"。该处位于村中心地带,游客一进入 村口,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排紧密相连、小巧玲珑的古建筑。它左接石印桥,面前有一块开阔地。所谓"街"者,便是当地村民平时聚会之处。建筑年代大多为清中后期之物。建筑风格较之于其它房屋略显得矮些。最有特色的是,各座屋面用封火墙隔离,一旦发生火灾,能起到堵塞火路作用。
后门山大厝
后门山大厝当年耗资一万三千两白银,历经十余年所建。整个地基是建在陡峭的山边上,石砌扶坡从山涧底开始砌筑,高达30几米,多达14层。厝子孙中考取举人1名、贡生2名、秀才6名,真可谓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凤凰台
凤凰台有个晒秋的广场,这里晒秋的品种是最为丰富的
桂峰稻田
这里是一大片金黄的稻田,在这里可以拍出稻田与远处的村庄交相辉映的感觉。如果想拍出稻田全貌可能需要无人机(ps:拍稻田可能需要收费,10元1人,早晨七点多过去是不用收费的,但九点以后可能就需要收费了)
桂峰集市
在桂峰集市上面往下拍是可以俯瞰晒秋的场景
美食推荐
当地特色小吃
杨信公麦芽糖(上过央视)
石印桥烫嘴豆腐(上过央视)
农家菜
禾风餐厅 (好吃实惠干净)
周边景点
侠天下
联合梯田
古溪星河
永泰珠峰村
注意事项
天气情况
防晒防雨措施
阴天,气温22-16℃(周五有小雨)
穿着打扮
舒适休闲装
村里早晚温差大,记得备好衣物保暖
安全事项
遵守景区规定
注意人身安全
带好驱虫喷雾,蚊虫多
交通方式
自驾游
路线规划
出发时间--7点20分公司集合,7点30分出发(单程2小时10分)
出发地--钜能电力公司门口(需集体门口合影,或提前1日集合沟通活动事宜并合影)
途经地
目的地--三明尤溪桂峰古村落
注意事项
车辆检查--胎压、机油、油量、电量、里程
驾驶安全--严禁超载、乘坐车辆需系好安全带
公共交通(脱队返程)
从桂峰村打车前往洋中镇--乘坐洋中镇到尤溪的班车--乘坐公交车从尤溪汽车站到尤溪动车站--尤溪动车站乘坐动车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