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语文教案 竹石
六年级下 古诗三首之《竹石》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竹石
注释
选自《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0版
1.任:任凭
2.尔:你
崇高的品格
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从中也表现了诗人的那种铮铮铁骨,坚韧不拔不怕困难,受到打击决不动摇的高尚品质。
同时也抒发了爱国的情感。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古诗
第一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二句
立根原在破岩中
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译文: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第三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
“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
译文: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
第四句
任尔东西南北风
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
译文: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古诗背景介绍
诗人郑燮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他刚正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
作者介绍
郑燮
别名
别名:郑板桥
字号
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
生平
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乾隆元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清代书画、文学家
著作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郑板桥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