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马斯洛的人格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生平事略、理论观点、研究主题、理论方法、理论应用、理论评价。
编辑于2022-10-23 19:41:25 甘肃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生平事略
1908年出生于美国的布鲁克林区,1928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1951年受到布兰迪斯大学的邀请,担任了新建的心理学系主任,至此马斯洛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袖,1967~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
理论观点
人性观: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是好的、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有对美、真理、正义等的本能需求。至少是中性的,不是生来就坏的。人的这种天性没有动物的本能那样强而有力,而是非常娇弱的、容易受到习惯、社会风俗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人格动力—需要理论
1.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 (1)基本需要:基本需要也叫缺失性需要。如果缺失,可引起匮乏性动机,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如果得到满足,紧张就会消除,兴奋就会降低,便失去了动机,它与人的本能相联系。 (2)心理需要:心理需要也叫成长性需要,可以产生成长性动机,是一种超越了生存需要之后,所产生的发自内心的希望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它不受本能的支配,为人类所特有。
2.需要的层次
(1)生理需要:指与有机体生存、繁衍有关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如对于食物、水、氧气、性、排泄和睡眠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的,他们优先于任何其他需要。 (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生命对于稳定、安全感、依赖、秩序、法律、界限、避免痛苦和恐吓、受保护的需要等等。安全需要是个体寻求一个环境,使生命避免受到威胁。当未来不可预测时,或者当社会秩序处于动荡不安时,人们的安全需要会更加明显。 (3)爱和归属的需要:爱和归属需要是指渴望在生活圈子里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系,渴望被别人接纳,能够给予爱并获得爱,并被认为很有吸引力。比如希望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爱人和可爱的孩子。 (4)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方面。自尊包括对自己有力量、有成就、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自由的渴望,即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来自他人的尊重是指需要别人承认我们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包括希望自己有名誉、威望、地位,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 (5)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促进个人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需要,是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促使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其目的是扩展经验,充实生命,而不是补偿不足。
3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研究主题
一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1.对杰出者的研究 (1)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人的调查研究是从对两位他尊敬的老师一一韦特海默和本尼迪克特开始的。 (2)马斯洛对许多当时在世的和历史上的人做过调查研究,其中包括爱因斯坦、贝多芬、罗斯福、赫胥黎、林肯、歌德、杰弗逊、斯宾诺莎等48位杰出人士。(3)马斯洛认为虽然人都是具有自我实现倾向的,但是只有很少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大约只占人群的百分之一)。而且自我实现只能出现在一些年龄较大的人身上,这些人一般都在60岁以上。
1.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1)能完整准确地知觉现实;(2)悦纳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3)内心生活、思想、行为自然率真;(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5)有独处的需要。(6)具有独立自主的特征;(7)接受并欣赏新事物且不厌烦平凡的事物;(8)具有高峰体验;(9)热爱人类并具有帮助人类的真诚愿望;(10)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持久而深入的人际关系;(11)有民主的性格,能尊重他人人格;(12)道德标准明确,分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13)有卓越的幽默感;(14)富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15)具有批判精神,不容易被社会诱惑;
二 高峰体验 1.高峰体验产生的感受 (1)马斯洛认为在高峰体验时,人会产生一种存在认知,这与一般的认知不同,这种体验仿佛与宇宙融合了,是人自我肯定的时刻,是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2)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一种自发的、不需要努力而达到的、非自我中心的完善和达到目标时的体验和状态。不同的途径、不同类型的活动,都可以获得高峰体验,在这一时刻,人们丧失了时间和空间的定向能力。(3)马斯洛认为在高峰体验时,人们会觉得自己处在能力的顶峰,能最好地、最完善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会更觉得自己在活动和感知中是负责的、主动的,是创造的中心。这在哲学家中体现。(4)马斯洛认为不仅仅伟人才能感受到高峰体验,其实多数人都有高峰体验,有些人可能没有察觉到它的存在,或者不接受这一体验。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比普通人更频繁、更强烈、更纯粹。
理论方法
1.整体分析方法 1.马斯洛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当涉及人格、伦理价值观念和高级心理过程时,整体分析的方法要比因素分析更有效。2.马斯洛强调人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受到动机推动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如果一个人饿了,是指他的整个儿人饿了,而不是他的肚子饿了。因为这时候,他身体的许多方面都会有所变化。3.由于有这样的方法做指导,马斯洛非常关注对个案进行研究,其中包括迹谈法、问卷调查法、历史传记研究法、人格测评法等等。他认为个案研究所得到的结论非常重要,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
2.问题中心法 1.他认为许多科学家经常在研究一些实验简单的意义非常小的问题,而不去涉及意义重大的、实验困难的问题,如关于人格和道德领域。2.他认为选择健康的、能够实现自身潜能的人进行研究,才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心理学不能依据对一般人的研究而提出理论,只有对身心健康、有力量的人进行研究,才是对人类进步有意义的。
3.自我实现的测量方法 1.个人取向量表。这种量表由两两配对的句子组成,人们从两者中选择一个更符合他们的句子。它有两个衡量指标,其中一个是时间能力,表现在人们对现在生活的肯定程度,以及如果过去和未来发生改变人们的不适程度;第二个衡量指标是人们在追求价值观和生命意义的时候的内部指向趋势。 2.Jones和Crandall发明了另一种测量自我实现的方法。他们的衡量指标包含了4个因素:自我引导、自我接受、情绪接受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信任度和责任心。
理论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1.马斯洛提出了新的学生概念:学生是自由的、能够自我选择的,能够成长和自我实现的。 2.马斯洛认为教育者要照顾学生,使学生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使他们快乐,意识到生命的美好。 3.马斯洛强调要创建好的环境,因为他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好的环境会污染人的心灵,而良好的环境会使学生受到激励。要帮动学生学会鉴别环境的优劣,并学会如何做正确选择。
在管理中的应用
理论评价
理论贡献 1.马斯洛创立了一门研究人类积极本性的心理学,不同于以研究病患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以动物和幼儿的简单行为为研究基础的行为主义关注的是黑暗面、消极面、疾病和动物性。2.马斯洛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健康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这是对当时心理学界流行的以病人、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极大超越。3.马斯洛提出人类存在着对真理、善良、美好事物的追求倾向,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他的人格理论肯定人生的价值,并认为人有能力拥有一个快乐、健康和幸福的人生。4.马斯洛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对于人性所持的悲观消极观点,假定每一个婴儿都有积极的意志,都朝向健康、成长、自我实现的方向前进。5.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关注人的潜能发挥,对于教育界和企业界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目前,他的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学校、咨询辅导和企业。
理论不足 1.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者的特征都是经验的概括和构想,缺乏严格的实证研究。马斯洛的整体研究方法不够科学,不精确,样本太小,仅仅从很小的样本就得出结论,缺乏严谨的论证。2.虽然许多其他心理学家用一些实验数据初步支持了马斯洛的理论,但是他的理论仍然是不完整的,而且人们认为他的许多概念有些模糊、难懂和玄乎,如“自我实现”、“高峰体验”。3.“人性本善”的假设被认为有些过于天真,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丑陋现象。而且究竟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是一个始终在讨论的问题,而且马斯洛的理想社会的构想有些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