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然地理学二
大气降水和气压
大气降水
降水的形成
概念:
必备条件
雨滴下降速度大于气流上升速度
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中不被完全蒸发
云滴增长的两个过程:凝结增长和冲并增长
人工增长:冷云和暖云
降水的类型
气压
气压系统的五种表现形式
高压(高气压,反气旋)
特点:中间气压低,空气自外围向中心活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逆南顺)
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相反
类型:冷性反气旋 暖性反气旋
高压脊()
低压(低气压,气旋)
分类:锋面气旋,热带气旋,
槽(低压槽)
鞍型气压场
大气运动
水平运动--风
垂直运动--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有水汽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地球偏转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增大
地面摩擦力 运动状态不同的气层,空气,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称为外摩擦力,气层间的阻力称为内摩擦力 1~2KM之上为自由大气,之下为摩擦层
惯性离心力 一般比地球偏转力小,除非龙卷风,台风等
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白贝罗分压定律 北半球 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地转风和梯度风
大气环流
水平尺度,垂直尺度,时间尺度
行星风系:不考虑地形和海陆的分布,三个盛行分带:
信风带: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温度高,很难降水(为什么,提问了我的那个饱和水汽压)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季风环流
海洋与大陆之间热力差异形成的,以东亚和南亚季风最为明显,其中,东亚受季风的原因一是地处最大的亚欧大陆,二是地处太平洋,三是有青藏高原,南亚季风是季节性引起的,也包含青藏高原和陆热差异的不同
局部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
气团的分类
冷气团:向比他暖的下垫面移动,使到达地区变冷(注: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是晴朗且单调的)
暖气团:向比他冷的下垫面移动,使到达地区变暖
水文
水圈:
水资源的特性:循环性,有限性,不均匀性,多样性,利害两重性
水循环
前提条件(内因 水的物理性质)
基本动力(外因 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模式和类型:大循环和小循环
湖泊的分类
构造湖:滇池,洱海,青海湖
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
堰塞湖:五大连池
岩溶胡:草海
冰川胡:天池和五大湖
风成湖:月牙泉
河成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
海成湖:瘦西湖
沼泽
成因
湖泊沼泽化
陆地沼泽化(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
水文特征
类型:地位,中位,高位
地下水
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地下水的运动方式:层流运动和紊流运动
海水的理化性质
类型:溶解物质,不溶解的固体,为溶解的气体
海水的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的溶解物质的质量,分为绝对盐度和实用盐度,在低纬度地区收到降水,蒸发,洋流,紊流等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则还受结冰,饼溶的影响
海水的氯度:每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多少
海水的温度:主要来源:太阳辐射,主要去路:海绵蒸发
地貌
地貌的概念:
分类:高原(平均海拔>1000m),山地,丘陵(海拔高度500左右),平原(平均海拔<200m),盆地
地貌形成的因素:
构造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气候因素:
高维高山高寒地区,冰川冰原作用;湿润地区,流水作用;干旱地区,风与间歇性洪流;山地因高度而异
岩石性质因素:矿物成分,胶结度,硬度,水理化性质,坚硬的岩石成高山,松软的成丘陵,可溶性的成喀斯特地貌
生物因素:
人类活动因素:干扰
分化作用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水化,水解,溶解,氧化
生物风化
流水地貌
坡面流水:侵蚀坡面,凹底,坡积裙
沟谷流水:积水盘,沟谷(细,切,坳,冲),洪积扇
河流水
河流地貌
河流侵蚀
河流推积
河谷(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阶地:侵蚀,堆积,基座
影响因素: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基准面下降,河流袭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