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脾胃
中医内科脾胃知识点框架总结,结合歌诀更利于背诵记忆,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可以下载做复习。
中医内科脑系知识点框架总结,结合歌诀更利于背诵记忆,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可以下载做复习。
中医内科心系知识点框架总结,结合歌诀更利于背诵记忆,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可以下载做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脾胃
胃痛
介绍
金 李东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使胃通成为独立病证
叶天士提出胃痛“初病在经,久痛入络”
基本病机
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
治法
理气和胃止痛,疏通气机
病位
胃,与肝、脾相关
分证辨治
寒邪客胃
证候:胃痛暴作,恶寒(不敢食凉),冷痛拒按,食冷感寒病史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
良附丸
饮食伤胃
证候:胃痛暴作,胃脘胀痛,脉滑苔厚腻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保和丸
肝气犯胃
证候:痛引背胁,喜叹息,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柴胡疏肝散
肝胃郁热
证候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化肝煎
湿热中阻
证候:胃脘烧灼、痛势急迫、吞酸嘈杂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清中汤
淤血停滞
证候:胃脘刺痛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脾胃虚寒
证候:隐痛,绵绵不休,空腹痛甚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
胃阴不足
证候:隐痛或隐隐灼痛,饥不欲食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益胃汤
胃痞
又称痞满,痞满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张景岳《景岳全书》将胃痞分为实痞和虚痞
主症:自觉心下痞塞胀满不舒,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
胃,涉及脾、肝
病机: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
治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病因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体虚久病
药毒误治
分证论治
实痞
饮食内停
证候:大便臭如败卵,脉滑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痰湿中阻(无形之痰)
证候:嗳气呕恶,舌苔白厚腻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平胃散和二陈汤
湿热阻胃
证候:灼热嘈杂,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泻心汤合连朴阴加减
肝胃不和
证候:胸胁胀满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越鞠丸合枳术丸
虚痞
脾胃虚弱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补中益气汤
证候:饥不欲食
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呕吐
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认识到呕吐是排出胃中有害物质保护性反应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呕家圣药为生姜
外邪犯胃
病机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鉴别诊断
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噎嗝:预后较差
治则
和胃降逆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保合丸
痰饮内阻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理中汤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麦门冬汤
呃逆
俗称“打嗝”,古代“哕”,“哕逆”
朱丹溪首先使用“呃逆”病名
陈无择指出呃逆与膈相关
张景岳指出呃逆与胃火上逆相关
李用粹“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
寒邪犯胃
饮食不当
情志不遂
病位在膈,关键在胃,与肺、肾、肝、脾相关
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气逆动膈
胃中寒冷
证候:呃声沉而有力,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丁香散
胃火上逆
证候: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
治法:清胃泄热,降逆止呕
竹叶石膏汤
气机郁滞
证候:呃逆连声,肠鸣矢气
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呕
五磨饮子
脾胃阳虚
证候: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大便溏薄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止呃
理中丸
证候:呃声短促而不连续,或有烦渴
治法: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腹痛
张仲景 开创腹痛辨证选方先河,强调用下法治腹痛
《诸病源候论》将腹痛作为独立病名
李东垣强调“通则不通”
《仁斋直指方论》详论不同类型腹痛特点
主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
病机:气机阻滞,脉络痹阻或脉络失养
病位:涉及脾、胃、肝、胆及大小肠等多个脏腑
外感邪气
饮食所伤
阳气素虚
跌扑损伤,腹部手术
寒邪内阻
证候:腹痛拘急,痛势急迫,遇寒痛甚,得温则减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湿热壅滞
证候:腹痛拒按,烦热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
治法:泻热通腑,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
饮食积滞
证候:厌食呕恶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
证候:腹痛胀痛,痛无定处,痛引上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瘀血内停
证候: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
证候: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畏寒怯冷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