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常见中国诗歌知识点(考点)整理
本作品由作者精心制作,如有错误请与作者联系!中文诗歌笔记总结,内容包括:诗歌的主要种类、诗歌常用表达技巧、诗歌阅读策略、常见诗歌中意象及其表达的情感、常见诗歌类型、常见诗人及其在诗中通常表现出的性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中文诗歌
主要种类
诗
古体(古风)
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
近体(主要在唐朝及以后)
律诗
五言(大多八句)
七言(大多八句)
排律(长律)(超过八句)
绝句
五言(大多四句)
七言(大多四句)
词(分类方法)
风格
婉约
豪放
字数
小令(五十八字及以内)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一字及以上)
分段
单调(不分段)
双调(分两段)
三叠(分三段)
四叠(分四段)
曲
散曲(诗歌)
小令(单支)
散套(又称套数、套曲)(若干首同一宫调的小令)
剧曲(戏剧)
杂剧(“一本四折”)
传奇(较长)
诗歌常用 表达技巧
赋比兴(最古老)
赋:铺陈、排比; 比:比拟; 兴:托物起兴(兴起)。
借景抒情
借助对外界客观景物的描写,表达感情。
托物言志
借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把回忆或想象之景与实景相结合。
运用典故
把经典故事、传说故事或名言名句运用进诗歌。
诗歌阅读策略
看题目,知信息
题目可能点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感情基础。
题眼
诗眼、词眼
读注释,明内容
注释可能交代写作背景、典故含义或词语意思。
析意象,品情感
意象一般具有较稳定的含义。
物象
人象
善想象,补有无
常用词:孤寂、冷清、萧瑟、恬静、优美等。
借典故,明心志
诗中常用传说、历史与故事。
知作者,悟主旨
作者在诗中的性格通常固定。
常见诗(词)人及其在 诗中通常表现出的性格
杜甫:关注民生疾苦、忧国忧民;
李白:飘逸洒脱、积极乐观;
苏轼:超脱旷达;
李清照早期:活泼明快;
李清照晚期:孤寂伤感;
陆游:赤子之心、爱国情怀;
陶渊明:淡泊闲适的心境。
常见诗歌类型
咏史怀古诗
惜别送别诗
爱情怨女诗
思乡怀人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戎诗
山水田园诗
常见诗歌中意象 及其表达的情感
松、竹、梅、 菊、兰、荷
常用于表现诗人高洁的品行、志向。
柳
惜别、留恋。
月、霜
与思乡怀人有关。
梧桐、落花、流水、 老树、残月、夕阳、西风
凄凉伤感、孤独落寞。;
大漠、孤烟、黄沙、长河、 燕山、玉门关、楼兰、 羌笛、鼓角、吴钩、金柝
赞美战士爱国之情;
批评朝廷不关心士卒;
同情将士;
抒发壮志、思乡之情。
常见考点
语言
赏析名句
品析炼字
形象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偶等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反衬、虚实相间、烘托等
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抒情等
语言特点
朴素、豪放、幽默、 形象、婉约等
思想感情
方法
题材、意象、 词语与字
常用叙述 专业词语
离愁别绪、轻松愉悦、忧国忧民、 乐观旷达、凄苦烦闷、孤寂惆怅、 伤感不平、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