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3章政府补助
这是一篇关于第13章政府补助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三、退回,二、核算,一、内容。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这些补助通常用于支持企业的特定活动或鼓励其发展,如技术研发、环境保护、就业促进等。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以及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第13章 政府补助
一、内容
(一)特征
1、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有直接经济利益转移)
2、具有无偿性(不求回报)
判断技巧:光掏腰包、不求回报!
(二)是否属于政府补助
属于
1、无偿拨款
真题考查:安置职工给与的奖励款项、科技奖励资金。
2、无偿给与非货币性资产
3、税收返还(如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
4、财政贴息
不属于
1、作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政府对企业的债务豁免
3、直接豁免、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出口退税
4、是企业商品或服务对价组成部分(应确认为收入)
(三)类型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的、用于构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除以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四)其他文字性考点
1、如果企业先取得政府补助资金,再购建长期资产, 则应该在开始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时,开始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损益。
2、如果企业先购建长期资产,再取得政府补助资金,则应在相关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损益。
3、对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的,企业在收到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确认递延收益。
4、对以名义金额(1元)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
5、综合性项目政府补助
(1)先区分是与资产相关还是与收益相关。
(2)难以区分®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二、核算
(一)与资产相关
1、收到时
借: 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注意: 总、净处理相同
2、后续摊销
总额法
日常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非日常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易错提示:政府补助的摊销不影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金额
净额法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
易错提示:资产按照冲减后的价值计提折旧
3、资产提前处置
1、报废设备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3、结转损益
借/贷:固定资产清理 贷/借: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收支
1、报废设备转入清理 (冲减后的原值及折旧)
2、结转损益
(二)与收益相关
补偿未来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注意:总额法、净额法处理相同
后续
借:递延收益 贷: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补偿过去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注意:税收返还的会计处理适用于此处。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易错提示:不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三、退回
1、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成本的,应当调整资产账面价值(需补提折旧)
2、存在尚未摊销的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3、其他情况,直接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