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电气装配注意事项思维导图
关于电气装配注意事项思维导图,提示装配人员,电气安装应注意那些内容,包含电缆布线、集线器安装、接地、拖链、线槽安装等。
本图描述了标准电源分配及保护回路设计的架构,漏电断路器主开关>1.5倍额定负荷跳闸时间大于分支开关,欢迎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平面图知识合集
软件项目流程
一级闭合导线
建筑学建筑材料思维导图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人工智能的运用与历史发展
电池拆解
泰微-电气装配注意事项
1. 电缆布线
1. 扎线带
1. 扎线带务必采用黑色扎线带
2. 捆扎多根电缆,请采用足够强度的扎线带
3. 在导线引出点,或较细的电缆固定,请务必让电缆接头和导线属于松弛状态,严谨生拉硬拽
2. 线扣
1. 线扣请务必采用黑色
2. 线扣安装请依据电缆大小和数量进行
3. 多根电缆敷设,请采用梳妆板的方式并行敷设
3. 布线
1. 线槽外布线不得交叉
2. 电缆在进端子前不允许有焊接情况
3. 多根电缆平行布线,请按照动力、信号分两边,平铺安装
4. 固定
1. 多股及单股电缆距离200mm,要有一固定点
2. 垂直方向300-400毫米,要有一固定点
5. 规格
1. 多根细传感器线接入集线器同时需要用缠绕管保护;
2. 单根导线必须用缠绕管保护
3. 部分信号线需要用双绞线,请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4. 设备内走线严禁使用单根导线远距离跨接,短接等
2. 集线器安装
1. 集线器进拖链的电缆必须是高柔线;
2. 集线器接入点务必是静态布线,且在接入10CM附近必须有一固定点;
3. 集线器接出线在10CM附近必须有一固定点
4. 接入、接出导线在集线器10CM内不可有晃动、摩擦等;
3. 接地
1. 规格
1. 分支接地线请务必大于2.5平方毫米
2. 电控板主接地线请务必大于6平方毫米
2. 安装
1. 所有电控板请务必有专门接地,引致断路器主接地桩
3. 注意事项
1. 接地和静电地务必独立连接
2. 静电地和设备接地都应该在设备电源进有对应的接地桩
3. 静电接地务必采用专门的接地引入点和接地标识
4. 拖链
1. 拖链走线
1. 拖链内布线严禁交叉
2. 拖链内两侧电缆尽量重量接近
3. 拖链内电缆应避免电缆过大或过小
2. 安装事项
1. 拖链内不允许有插头类存在;
2. 拖链内不允许有导线焊接,短接等;
3. 拖链内超过3根导线必须使用分隔片,气管和电缆必须使用分隔片分区
3. 进出拖链
1. 拖链进出电缆、气管必须使用双扣扎线带扎紧;
2. 拖链电缆进出固定时,避免导线过紧,属于松弛状态
5. 线槽安装
1. 线槽安装
1. 两根线槽接口必须是45°角对接;
2. 线槽要有一定的槽积率小于80%
3. 线槽标高80毫米,宽度根据线材数量多少设计
4. 同一块电控板,线槽高度务必一致
2. 线槽走线
1. 线槽内不得有延长焊接类导线;
2. 线槽内不允许有导线过长对折布线
3. 如遇到成品线过长,请在设备内部寻找合适的安置点进行固定;
4. 电缆或导线进入线槽,务必预留对应的安全距离
5. 发热器件距离线槽安全距离应大于50毫米
6. 电控板
1. 布局注意
1. 元器件需固定牢固,不能有松动
2. 有金属导线部位外露,必须使用绝缘装置进行隔离;
3. 所有元件的导线接入,务必使用合适的接线端子,充分考虑负荷和接触面
4. 施工时,剪切导线,必须在电柜外部进行;
5. 元器件需要按照布局图布局
2. 标识牌
1. 标识牌采用6毫米黄色标签,文字黑色,文字大小4毫米
2. 所有器件均需要在可视位置贴设备标识符
3. 操作类元件需要贴两个,一个是标识符,一个是中文功能名称
4. 端子排类的标识符,可以贴在电控板上,位于端子排下出线
5. 电缆标识牌请按照设计规范实施
7. 关键部件
1. 关键微小部件的安装后,请邀请工程师协助检验;
2. 关键贵重传感器装配,初期请在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如无请忽略;
8. 图纸管理
1. 一台装配机型2套图纸,项目结束收回;
2. 装配时,所有电缆安装完毕后,需要用笔在图纸上标注准确长度;
3. 有不理解,请第一时间联络责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