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看不懂文言文?不知道文言文如何翻译?快来看看这份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的思维导图 ,先掌握基本文言句式吧!下图包括文言文固定句式、疑问句、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的句式特点和构成形式等内容,仔细学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定义
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
含义
说明事物是什么
构成形式
主语,谓语+“也”
“制,岩邑也。”
主语+“者”,谓语+“也”
“兵者,凶器也。”
主语+“者”,谓语。
“兵者,凶器。”
主语,谓语。
“兵,凶器。”
主语+“是(为)”+主语
“安能辩我是雌雄?”
句式特点
“者也”句式
①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②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候、文王,纣之三公也。”
③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④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
⑤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
“皆”“乃”句式
吾乃常山赵子龙
“为”“是”句式
余为旧儵
“非”“莫”“否”否定句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省略句
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一种语法修辞手段
主语省略
①承前省
②蒙后省
③对话省
谓语省略
宾语省略
①动词宾语省略
②介词宾语省略
兼语省略
介词省略
“于”的省略
“以”的省略
分句的省略
倒装句
为了强调,突出等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以下几种情况除外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
a介宾倒装
b谓宾倒装
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④介词“以”的宾语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⑤其他,表示强调
定语后置
①“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③数量词做后置定语
介宾后置(状语后置)
①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
被动句
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句式
用介词“于”“受......于......”
用“为”“为.......所......”
用“见”“见......于......”
用介词“被”表被动
动词本身表被动。
疑问句
借疑问代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
疑问词
疑问代词
谁、孰、何、胡、安、焉、奚、恶、
疑问语气词
乎、诸、与、耶或邪
固定句式
陈述语气
“有以”,“无以”①
译为“有可以用来......的办法”,“没有什么用来....的办法”
“有所”,“无所”②
译为“有......用来”,“没有......用来”
疑问语气
“何如”“如......何”“奈......何”“若......何”①
译为“把......怎么样”
“何以为”“何......为”②
译为“哪里用得着”“还要......干什么呢”
感叹语气
“何其......”①
译为“多么......”
焉哉②
译为“吧”
反问语气
“不亦......乎?”①
译为“不是......吗?”
“何......之有”②
译为“有......呢”
揣测语气
“得无”“无乃”
译为“该不是”“莫不是”
认定语气
“是故”“是以”①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
所以②
“用来......的办法”“......的原因”
比较语气
“......孰与......”
译为“和......相比”
选择语气
“与其......孰若(无宁)......”①
译为“与其......哪次比得上(不如)”
“非......则......”②
译为“不是......就是......”“不是......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