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有追求的人更应该思考所做的事是不是有意义而不是它能否赚到大钱;要多思考以后的路是否长远可持续而不是在意眼前的贫困。
不要担心大家不体会自己,要多反思自己是否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他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能力的人都是检查自己从自身找问题,没能力的人才处处要求别人;别人误解自己也不生气,这不正是君子的作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是明白知识,习是要不断地应用,不断地尝试、践行,去应用和内化。
学而时习之——自修;有朋自远方来——共修;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行的结果。
用--乐--来面对困难、面对变化,以及面对他人的不理解时的应对方法。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认为善于花言巧语,表情多变的人,很少是仁义慈爱的人或有不合情理的目的。
而刚正不阿,毅力坚定,呆板沉默的人更加靠谱可信。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每天要多次的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
有没有带着思考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有没有诚信的与亲朋好友相交相处?
有没有传授或要求别人做自己都不相信或不能做到的事情?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领导一个大的团队,对所做的事情要有足够的敬畏心,
有节制的发布政令且要体会下属的实际情况,使大家有时间和机会来处理。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学习心的人: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长辈;出门在外要真诚相待,尊重别人,诚恳沟通,将他人当作自己修行的对象;
对待事情慎重而有信用,对待人际关系要有博爱的心胸,来修炼内心的亲和仁慈。
能解决好日常生活的所有事物,也要明白还有美好的精神文化可以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