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年级数学难点~年月日
吃透小学数学难点知识,搞定年月日,搞定24时记时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春晓》思维导图
年月日
日
钟面
一圈有12个数,代表12大格;1大格里有5小格,一圈有60小格
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一圈是1小时,一天中走24圈。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走两圈是1天。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1天=1440分,1小时=3600秒
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
又称12时记时法:一天24小时,分为前12小时(时针走第一圈)与后12小时(时针走第二圈),符合老百姓的习惯,方便好用,需要使用“时间词”用来区分时刻。
比如:同样是9时,可能是上午9时,也可能是晚上9时。
时间词
中午12时以前(时针走第一圈):凌晨、早上、上午、中午等
中午12时以后(时针走第二圈):下午、傍晚、晚上、夜里等
24时记时法
无需时间词,少去了时间词的烦恼,更简洁
前12小时(时针走第一圈),就用1时、2时……12时来表达。
后12小时(时针走第二圈),接着12时后顺次记时,即用13时、14时……24时来表达。
相互转化的方法
普通→24时
中午12时以前:直接去掉时间词。例如:凌晨4时=4时,上午7时=7时
中午12时以后:去掉时间词,加12。例如:下午3时=15时,晚上7时=19时
24时→普通
12时以前:直接添上合适的时间词。例如:2时=凌晨2时,11时=中午11时
12时以后:减12,再添上合适的时间词。例如:14时=下午2时,22时=晚上10时
时间与时刻
时刻:就是生活中所说的时间,例如:第一节课是几点(时)到几点(时)?答:8时到8时40分。这里的“8时”与“8时40分”就是时刻。
时间:是指经过的一段时间。例如:第一节课是从8时到8时40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答:40分钟。这里的“40分钟”就是经过的时间。
时间计算
求经过的年数/周岁数
方法:后一个年份-前一个年份
求经过的天数
同一个月内:结束日期-开始日期+1=经过的天数
中间跨月份:按“月份”分段计算,再相加
求经过的时间
1小时以内: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中间跨小时:
常规方法:按“小时”分段计算,再相加
简便方法: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此方法,计算方法是难点)
心法:只需记住闰年,平年就自然记住了。
月
大、小月
大月/7个:1,3,5,7,8,10,12月(共31×7=217天)
小月/4个:4,6,9,11月(30×4=120天)
【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半年
上半年:1~6月
平年181天
闰年182天
下半年:7~12月
固定184天
季度
第一季度:1~3月
平年90天
闰年91天
第二季度:4~6月,共91天
第三季度:7~9月,共92天
第四季度:10~12月,共92天
尾数记忆法:每个季度天数的十位都是9,尾数分别是1、1、2、2(闰年)。
年
通常,每四年中有1个闰年、3个平年
找到某一个闰年后,通常加上4或减去4后所得的年份也是闰年。
闰年(366天)
普通年份除以4,结果没有余数,即为闰年。
例如2016年:2016÷4=504,故2016年是闰年
简便算法:用年份的末两位除以4即可。例如2016年:16÷4=4,故2016年是闰年。
整百年份除以400,结果没有余数,即为闰年。
例如2000年:2000÷400=5,故2000年是闰年
简便算法:用年份的前两位除以4即可。例如2000年:20÷4=5,故2000年是闰年。
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平年(365天)
凡是按照闰年方法计算,结果有余数的,都是平年。
凡是年份的末位数字是1、3、5、7、9的,必定是平年
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