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诗-羁旅思乡诗思维导图
关于羁旅思乡诗思维导图,包含意象, 常见情感,常见手法,语言风格,代表诗作,特点概念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羁旅思乡诗
特点
常见的标志 诗题或行 文中多含有"驿站""客舍 ""登高""望月""忆""孤""寄" "行""宿""思"等能够体现 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以 及元宵、寒食、中秋、 重阳、冬至、除夕等
概念
古代文人或因在外做官,或被贬赴任途中,或因游学赶考,或游历名 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或因证战在外等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 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 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 的思念,我们统称之为羁旅思乡诗。
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鉴赏方法
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
2、明确作者所使用的意象,看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3、诗人是如何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的?
代表诗作
征战羁旅诗
岑参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宦游羁旅诗
求官羁旅诗
黄仲则《重九夜偶成》
贬官羁旅诗
秦观《风流子 东风吹碧草》
流离羁旅诗
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樟》
语言风格
清丽明快
杜牧《旅宿》远梦归侵晓, 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 门系钓鱼船。
深沉委婉
韦庄《夕次盱眙县》人 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苍凉低沉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 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 城高急暮砧。
浑厚悲凉
王勃的《易阳早发》云间 迷树影,雾里失峰形。复 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清丽质朴
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 江南依旧称佳丽。
常见手法
借景抒情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借 “枯藤、老树、昏鸦”这样的景 致抒发游子思乡之情。
衬托
以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 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美景衬 无法回家的悲凉。
直抒胸臆
诗歌中常有“悲”“哀”“孤”“独” “忆”等字眼。如温庭筠《商山早 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虚实结合
方干《思江南》昨日草枯今日青, 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 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视听结合
如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也可以看做动静结合, 以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安静。
渲染
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 。如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拟人
如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把“数峰”人格化。
比喻
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友人行踪如浮云,我们的情意如落日 徐徐而下不忍遽然离开大地。
常见情感
表达思乡之情:孤身在外思念家乡。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不定的孤苦。
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抒发因战争导致漂泊或仕途受挫而生发对战争的厌倦,渴望和平。
意象
自然景观类
落、月、秋风、秋霜、苦雨、 杜鹃、鸿雁、浮萍、飞蓬、 青山、流水、浮云、杨柳、飞絮等。
人文景观类
客船、车铎、孤帆、驿道、 晚钟、天涯、砧声、油灯、 家书、危楼、危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