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一章:信息化知识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2版)第1章:信息化知识。分支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战略和规划、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等。
编辑于2021-04-29 00:27:45信息化知识
1.1.1 信息
客观事物状态&运动特征的普遍形式
维纳:“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的传输模型主要为解决信息的:
采集、加工、存储、传输
处理、计算、转换、表现
信息质量属性
①精确性
①书中有许多我们不需要的知识,不必浪费时间
②价值与读书多少无关,关键于精,能在实际中应用
③即便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有一丁点的作用, 也远大于书本的购买价值。
②完整性
①读书不是照搬作者的知识体系
②不必非必须不,需要具体内容具体选择 。
③可靠性
④及时性
⑤经济性
⑥可验证性
⑦安全性
1.1.2 信息系统
系统的特点
①目的性
②可嵌套性
③稳定性
④开放性
⑤脆弱性
⑥健壮性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1、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计划)
2、系统分析(需求分析)
3、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4、系统实施(编码&测试)
5、运行维护
1.1.3 信息化
信息化的5个层次
①产品信息化
②企业信息化
③产业信息化
④国民经济信息化
⑤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化基本内涵的启示
信息化主体:全社会成员(政府、企业、事业、团队、个人)
时域:长期过程
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
手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途径: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上层建筑改革
目标:使国家综合实力、社会文明素质、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1.1.4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①信息技术应用:6要素龙头,国家信息化建设主阵地,集中体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效益
②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材料资源&能源(构成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战略资源)
③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信息传输、交换共享的必要手段
作为成人的学习法,应该更注重反求诸己, 以自我为中心的应用型学习,求取书籍有帮助的部分, 并用3张便签法进行实现。
④信息技术和产业: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快速阅读并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整理为I便签, 贴在书籍当页;将这块知识与自己切身的经历相对照,并写成A1便签, 贴在I便签旁边;最后要产出A2便签,也就是自己通过I知识, 想要做的改变,还有未来的规划和行动记录下来,贴在冰箱上, 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做到。
⑤信息化人才:国家信息化的成功之本,对各要素发展速度&质量有决定性影响,信息化建设关键
⑥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根本保障
比如附会旧知,泛泛而谈,决心泛滥和感慨万千。 因此需要实际锻炼,通过调整和磨合,以熟练掌握对便签的使用。
1.1.5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主要包含的10个方面
①高速度大容量
②集成化和平台化
③智能化
④虚拟计算
⑤通信技术
⑥遥感和传感技术
⑦智能移动终端
⑧以人为本
⑨信息安全
⑩两化融合
1.2.1 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
促进
①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现
①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②信息产业发展跨越
提升
①网络普及水平
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③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增强
①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
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能力
④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3.1 电子政务
指政府机构在管理、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部门分隔制约,建成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的4个方面
①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③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
④政府对公务员(G2E)
1.4.1 企业信息化概述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把“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作为“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议指出:实施“互联网+”计划。/建议在规划“构建产业新体系”中着重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考前一周看 详见课本P36)
企业信息化结构
产品(服务)层:面向客户
作业层:底层
管理层:中层
决策层:高层
两化融合到中国制造2025,企业信息化发展之路
不能分开实施,应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通过工业化为信息化打基础,走信息化&工业化并举、融合、互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之路。
电子信息制造业特征: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详见课本P38)
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①效益原则
②“一把手”原则
③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原则
④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⑤以人为本的原则
1.4.2 企业资源计划
ERP系统概念及特点
概念:ERP系统是一个以财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和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和优化,达到最佳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特点
①ERP是统一的集成系统
②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③ERP是模块化可配置的
④ERP是开放的系统
ERP系统功能
生产控制管理
①主生产计划
②物料需求计划
③能力需求计划
④车间控制
⑤制造标准
物流管理
①销售管理
②库存控制
③采购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①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
②招聘管理
③工资核算
④工时管理
⑤差旅核算
1.6.4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内涵和意义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需求反应迅速、灵活、准确,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的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参考模型
建设包括
①传感器/信息采集设备获取城市系统数据
②通过网络将城市数据关联、融合、处理、分析为信息
③充分共享、智能挖掘将信息转变成知识
④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知识
有依赖关系的5个功能层
①物联感知层
②通信网络层
③计算与存储层
④数据及服务支撑层
⑤智慧应用层
对建设有约束关系的3个支撑体系
①安全保障体系
②建设和运营管理体
③标准规范体系
1.6.3 互联网+
“互联网+”是经济发展的新形态
“互联网+”=“互联网+各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平台,将二者深度融合。(详见课本P97)
1.6.2 云计算
云计算概念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核心
基于互联网计算方式,在网络配置共享的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信息资源,可按需供给网上终端设备和终端用户。
云计算服务的类型
①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②PaaS(平台即服务)
③SaaS(软件即服务)
1.6.1 大数据
大数据概念
指无法在可承受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它采用新处理模式获取信息。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不能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要针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大数据具有5V特点
①Volume(大量)
②Velocity(高速)
③Variety(多样)
④Value(价值)
⑤Veracity(真实性)
大数据从数据源经过分析挖掘到获得价值的5个环节
①数据准备
②数据存储与管理
③计算处理
④数据分析
⑤知识展现
大数据关键技术
大数据存储管理技术
谷歌文件系统(GFS)和Hadoop的分布文件系统HDFS奠定了大数据存储技术的基础。
大数据并行分析技术
谷歌MapReduce是主要的大数据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之一,开源Apache HadoopMapReduce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为应用最广的大数据软件平台。
大数据分析技术
高效深度分析 庞大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
分析非结构化数据
技术路线 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1.5 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的基本概念
将现有的数据化转为知识,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s Process,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商业智能一般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的和恢复等部分组成。
商业智能系统应用具有的主要功能
①数据仓库
②数据ETL
③数据统计输出(报表)
④分析功能
商业智能中的三个层次
①数据报表
②多维数据分析
③数据挖掘
OLAP的实现方法
根据存储方式不同可分为
①ROLAP(Relational OLAP)
②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
③HOLAP(Hybrid OLAP)
实施商业智能的步骤
①需求分析
②数据仓库建模
③数据抽取
④建立商业智能分析报表
⑤用户培训和数据模拟测试
⑥系统改进和完善
1.4.5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概念
原始电子商务概念: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如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工具、技术进行商务活动,都可称为电子商务。)
现代电子商务概念:通常指在网络环境下,买卖方不见面,实现在网上交易、在线支付、智能配送及相关综合服务的一切活动。
电子商务的功能
主要功能: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交易管理、商品推送、商户管理、账户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
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和要点
基础设施
①网络基础设施
②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出版的基础设施
③报文和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
④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
重要保障&应用环境
①技术标准
②政策和法律
电子商务模式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
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
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有机结合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O2O)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①法律法规体系
②标准规范体系
③安全认证体系
④信用体系
⑤在线支付体系
⑥现代物流体系
⑦技术装备体系
⑧服务体系
⑨运行监控体系
1.4.4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特征
①交叉性:可以是多个供应链成员
②动态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实时更新
③存在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存在企业,企业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信息、资金、物流运转的核心
④复杂性:由许多类型的企业构成
⑤面向用户: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根据用户需求变化,由用户需求驱动
供应链管理设计的原则
①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②简洁性原则
③取长补短原则
④动态性原则
⑤合作性原则
⑥创新性原则
⑦战略性原则
1.4.3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CRM所涵盖的要素
①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不仅是某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注重与客户交流,企业经营以客户为中心,不似传统的以产品和市场为中心
②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③CRM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业务中心转移到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重点的采取不同的策略
CRM应用设计
客户数据
①描述性:基本信息
②促销性:企业活动对客户情况的记录的信息
③交易性:客户对企业做出反馈的数据
CRM应用功能的设计
①自动化的销售
②自动化的市场营销
③自动化的客户服务
CRM与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对象
完整的数据挖掘过程必须包括:
①数据的清理与集成
②数据的选择与变换
③数据挖掘的
④知识评估与表示
直接对象
①关系数据库
②数据仓库
③事物数据库
④新型的高级数据库
数据挖掘的任务
①描述
②分类
③预测
代表产品:谷歌BigTable和HadoopHbase等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连接原始电子商务和现代电子商务的纽带。
供应链是网链结构,由供应商和用户组成。每个企业都是节点,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存数据的地方
可对接其他系统
用友系统也属ERP系统
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即指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工业化发展战略要协调一致。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培育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现金传感器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重点发展,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