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广东事业单位一本通_公基政治经济法律人文思维导图
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编辑于2021-05-04 01:43:59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上部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下部分已发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下部分思维导图,上部分已发。
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上部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下部分已发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下部分思维导图,上部分已发。
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上部分
第一部分:政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唯物辩证法
1.联系具体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2.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3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机遇,促成质变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价值尺度:一件衣服100元 2.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3.贮藏手段:金银 4.支付手段:缴税、发工资、支付利息、租金 5.世界货币:人民币兑外币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商品的价值量又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
形成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刑期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主要内容
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1.1978S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1997年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三个有利于及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5.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但是现在香港、澳门实践
三个代表
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
1.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2.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第二部分:经济
第一章: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度
1.初次分配:增值税、消费税、工资、企业留存部分 2.再分配: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年底分红、财产税、社会救助 3.要素分配:土地、资金、技术、管理
第二章:微观经济
垄断
1.完全垄断:公共事业部门(国家垄断) 2.垄断竞争:日用工业品市场、副食品市场 3.寡头垄断:汽车、钢铁、石油、有色金属
政府干预
1.经济手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 2.法律手段:经济立法、经济执法、法律监督等 3.行政手段:行政命令、行政指标、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
第三章: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目标
经济增长(主要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货紧缩时使用) 2.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时使用)
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1.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降低再贴现率 3.买入政府债券 4.降低利率
增加市场货币
紧缩性货币政策
1.出售政府债券 2.提高再贴现率 3.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4.提高利率
减少市场货币
第三部分:法律
第一章:法理学
法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关系
1.主体:公民、法人、国家 2.客体:物、人身、精神成果、行为结果 3.内容:a.法律事件:革命、战争、自然灾害 b.法律行为:引起法律后果的作为
法的运行
1.立法: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通过法案、公布法律 2.司法: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体公正,程序公正 3.守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第二章:宪法
概述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国体政体与基本制度
国体
1.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政体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制度
1.选举制度: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实行无记名投票的秘密选举 2.基层民主制度:居委会、村委会、企业工会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公民权利与义务
基本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等
国家机构
全国人大及人常
1决定特赦. 2.制定修改和解释宪法与法律; 3.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国家主席
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战争状态,提名国务院总理
国务院
1.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批准行政区域划分 3.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行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每届任期均为5年
第三章:监察法
第四章:民法
总则
1.对象: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原则:平等、自愿、公平、绿色、诚信、公序良俗原则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及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八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宣告失踪:下落不明满2年 5.宣告死亡:下落不明满4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2年
1.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2.物权 3.债券: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有效、无效、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法
要约与承诺
1.要约到达受邀约人时成效 2.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作出且承诺必须箱要约人作出 3.承诺可以撤回
合同成立与生效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婚姻法
婚姻
1.重婚、未达法定婚龄、近亲属、有不能结婚疾病的婚姻无效 2.胁迫结婚自婚姻登记开始一年内可以撤销 3.限制人身自由的解除限制一年内提出可以撤销
夫妻财产
共有财产:工资奖金、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约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个人财产:婚前财产、受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专用生活用品
继承法
遗产范围
1.合法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2.著作权、专利权,文物图书,公民所以的合法生产资料 3.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人身性权利(荣誉称号)不能成为遗产
继承丧失与继承
丧失:1.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 2.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3.争夺遗产而杀害被继承人的 继承:1.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第五章:刑法
犯罪
犯罪要件
任何犯罪都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方面
犯罪主体
1.不满14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8宗罪 3.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犯罪都承担刑事责任 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犯罪的主观方面
1.直接故意(希望发生) 2.间接故意(放任发生) 3.疏忽大意的过失 4.过于自信的过失 5.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犯罪状态
1.犯罪既遂:已经完成所有犯罪要件 2.犯罪预备: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买刀,买毒) 3.犯罪未遂: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不是自己自愿放弃犯罪) 4.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
共同犯罪
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刑罚
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重要犯罪考点
1.故意杀人罪:甲乙相约自杀,甲自杀,乙自杀未遂,乙不负刑事责任 2.抢劫罪:暴力、胁迫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盗窃罪:入户、扒窃 4.诈骗罪:使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5.交通肇事罪: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 6.危险驾驶罪:追逐竞驶,醉酒驾驶
第六章:行政法
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行政拘留等
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措施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钱款
行政强制执行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
行政复议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不服的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第七章:诉讼法
管辖
1.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港口作业发生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遗产继承引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所在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证据
第八章:经济法
第九章:社会法
劳动法
1年起10年分,5.10.15天年休假
劳动合同法
试用期:1年以内2个月,三年以上至无固定期限6个月
第四部分:人文与历史
人文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科技成就
医学
《皇帝内经》:中医理论基础奠基
《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
天文学
浑仪: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器
《太初历》: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授时历》:精度与公历相当
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
农学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邈,中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总结了农桑经验
数学
《周脾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和牵星术
地理学
《山海经》:中国先秦重要书籍
《徐霞客游记》: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地理环境的游记
古代艺术成就
绘画
魏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中国名家名篇
先秦文学
两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隋唐文学
宋代文学
明清文学
外国名家名篇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4-15世纪)
启蒙运动时期文学(17-18世纪)
19世纪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书本119-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