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基础知识下部分(中国近代史、古代史、管理、公文)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下部分思维导图,上部分已发。
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上部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下部分已发
一门综合性知识考试,简称“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公务员省考图形推理
法理学笔记
公考申论命题点
法理学
国考判断课总结【注意】
我的行测痛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共基础知识下部分
第四部分 人文与历史
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与氏族公社
奴隶社会
夏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出现夏历,出现青铜器,我国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商
1.甲骨文、司母茂鼎 2.首都殷商,牧野之战商朝灭亡
西周
1.分封制与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2.礼乐制与井田制(西周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
春秋
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封建社会
战国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秦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巨鹿之战
两汉
西汉
1.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 2.推恩令、察举制 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张骞出使西域
东汉
1.杜诗发明了水排 2.黄巾起义: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形式政变
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
三国
1.曹操袁绍官渡之战 2.孙权刘备曹操赤壁之战 3.刘备陆逊夷陵之战(火烧连营)
两晋
八王之乱、十六国时期
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着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
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朝
1.三省六部:中书门下尚书 2.隋朝大运河
唐朝
1.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篡位,继位皇帝(唐太宗) 2.贞观之治(李世民) 3.开元盛世(唐玄宗) 4.安史之乱(唐玄宗):唐朝由盛而衰
民族融合加强与封建经济发展
五代十国
两宋
1.王安石变法(失败):触及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2.靖康之变;风波亭事件(秦侩岳飞)
元朝
元朝统一了全国,建立行省,设立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行政区域)
封建制度的衰落
明朝
1.靖难之役 2.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早80多年) 3.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
清朝
三藩之乱、大小和卓叛乱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洋务运动(1860-1890)
自强求富,实质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甲午海战(1894)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戊戌变法(1895)
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公子
八国联军侵华(1900)
《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历史最多),拆毁炮台,设立使馆界
辛亥革命(1911)
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文化运动(1915)
民主和科学,李大钊被称之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1919)
1.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合法权益得到侵害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4-1927)
1.国民党一大(1924):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北伐战争(1926)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
1.南昌起义(192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给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 3.秋收起义(192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三湾改编(1927):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探索 5.红军长征(1933-1936) 6.遵义会议(1935):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1931-1945)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五部分 管理
政府职能
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
军事保卫、社会治安、民主政治建设
经济职能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共同富裕
文化职能
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社会职能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
运行职能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职能
行政监督
内部监督
审计
外部监督
立法、司法、监察、政党和社会监督
第七部分 公文
公文概述
公文种类
按公文来源分类
收文
本级机关收到上级、下级及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所制发的文件
发文
本机关拟制并向外发送的文件
按行文方向分类
下行文
向下级机关发出的公文(命令、决定、通知、通告等)
平行文
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发出的公文(函)
上行文
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请示、报告)
按保密程度分类
绝密公文
机密公文
秘密公文
行文方式
逐级行文
同一系统上下层级间行文使用
多级行文
同时发给上几级或下几级机关,甚至直达人民群众时使用
越级行文
情况特别紧急,逐级行文可能会耽误时机
多次请示上级问题得不到解决的
检举、控告直接上级的
直接上下级之间就某一问题存在异议且无法达成一致的
联合行文
同等地位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关共同发布公文的
公文格式
版头
1.份号:6位3号阿拉伯数字,定个编排左上角第一行 2.密级与保密期限: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版心左上角,保密期限阿拉伯数字标明 3.紧急程度: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版心左上角 4.发文字号:年份使用全程,用六括号括入,发文顺序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主体
1.正文:3号仿宋字体 2.印发日期:阿拉伯数字全称不加虚位
公文处理
常用公文
决定
适用于重要事项的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决定有较强的指令性,要求认真执行
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具有郑重性、周知性和新闻性特点
通告
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公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高职重要情况
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