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言语攻击:是指采用语言攻击对方,如骂人、不悦、敌意情绪、胁迫拒绝、恐吓等
身体攻击:直接攻击对方身体,如打人、咬人、抓人、推人等
关系攻击:通过操纵和破坏同伴的关系或情感来控制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如在背后说坏话、孤立某个小朋友等
工具攻击: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权利和空间做出的抢夺、推搡、打人等
幼儿退缩行为:在社会情境中,个体不与他人交往、游戏,而是一个人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多常见于5~7岁儿童。预防和矫正:1针对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弱的儿童,加强幼儿社会交往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指导,2针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幼儿,应加强家园合作,训练幼儿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3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工作
暴怒发作:与儿童性格,更多与家长的示范教育和教育不当有关
预防和处理:最简单方法冷处理,事后再讨论和批评教育,同时成人要为学前儿童树立讲道理、将礼貌的好榜样
吸吮手指和恋物:与婴儿期喂养不当、缺乏安全依恋等因素有关
预防与矫正:关键是帮助幼儿建立安全依恋,同时满足婴儿喂养的需要,同时,可安排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游戏活动,鼓励幼儿与小伙伴交往
习惯性阴部摩擦:出现原因是湿疹、蛲虫病、生殖器不卫生、衣裤太紧等引起的局部瘙痒
预防与矫正:首先不要将习惯性阴部摩擦视为不道德行为,采取打骂、恐吓手段威胁孩子;检查有无疾病;注意卫生,勤换内衣裤,睡前清洗;睡觉不要盖太厚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