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SLP 第一章 第二语言加工介绍emmx
蒋楠《第二语言加工》第一章,第二语言加工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心理学在第二语言研究上的延伸。基于文献资料与实例说明,这里界定了第二语言加工的跨语言特性、厘清了研究内容的分支、介绍了研究途径……后面章节未完待续。
《未来简史》是由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编著的社会发展理论著作。赫拉利写作该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精准地预言未来,而是为了给“观察未来提供一种视角”。
卫生间洗手台选购及安装干货。洗手台是每天都要用到的区域,质量好坏非常影响生活品质,本篇提供了一些选购和避坑要点。
关于卫生间装修的一些避坑要点,该框架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卫生间装修的项目。适合刚开始了解装修,不知如何开始学习装修知识的小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
1. 第二语言加工介绍
1.1. 介绍
1.1.1. 学习二语人数庞大
1.1.2. SLP历史
1.1.3. SLP三个主要子领域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1.2. SLP研究特点
1.2.1. 关注认知
SLP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了解L2使用中涉及的心理过程
扎根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
1.2.2. 比L1心理语言学范围更广
SLP必须考虑在L1心理语言学研究中通常不考虑的问题
1.2.3. 从加工数据到表征和习得问题
加工、表征和获取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涉及成年人L1加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主要关注加工和表征问题,而不是习得问题
SLP研究主要关注习得问题
心理语言学中的加工现象经常用于SLP中以探索习得问题
SLP与SLA研究紧密相关
1.2.4. 强调有力的变量操纵和控制的实验方法
SLP研究本质上,是定量和实验性的
实验方法的特点
通过开发足够的测试材料来分离一个语言结构或现象以供研究
使用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中发展起来的丰富的实验任务和范式
LDT\ERT等
主要产生三种类型的数据:(AR)、(RT)和大脑反应,以及眼动数据等
实验法的优点
有效
控制混淆变量
灵敏
澄清:SLP的主要目标是理解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语言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
1.3. SLP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1.3.1. 非母语的可习得性
含义
语音加工研究
一些研究发现L2使用者在言语知觉和产出方面有类似于母语者表现
许多研究都发现早期和晚期L2学习者的非类似于母语者表现
句子加工研究
考察了非母语者对形态句法违反的敏感性,均发现L2学习者缺乏类似于母语者的敏感性
也有研究显示NNS类似于母语者的敏感性
上述发现的电生理学证据也不一致
语音和形态句法加工中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各个研究中评估是否类似于NS表现的方法和标准都不一致
评估方法
语音
母语者评估
NS评价者数量差异大
声学分析
形态句法
RT
眼动
ERP
干预变量
L1-L2一致
任务
句子中两个非语法成分之间的距离
总结:制定标准
1.3.2. L1-L2交互
L1对L2的影响
语音加工
词汇加工
句子加工
L2对L1的影响
语义表征和加工
L1-L2交互在两个层面上发生
心理表征
加工策略
1.3.3. 年龄效应
关于年龄效应的争议往往在于对其原因的解释
表现
起始年龄较小的学习者在语音加工上有优势,既表现在准确性方面,又表现在类似于母语者的程度方面
L2中性别差异
涉及关系从句的歧义句子
L2-L1语义
语义和句法加工
解释
神经生理学方法
大脑可塑性
神经元可塑性
认知方法
年龄较大的学习者越来越多地使用错误的记忆系统(即陈述性记忆)
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涉及不同学习过程或策略
竞争模型
根本差异假说
内隐vs外显
成人认知能力更强
少即是多
L1根据观
关于解释因素的说明
认知解释在认知差异是否与神经生理变化有关方面各有不同
能否发展出类似母语者的能力,神经生理学解释通常是否定的;认知解释既有肯定也有否定
这些解释大多是推测,尚未完全证实
1.4. 总结
1.4.1. SLP三个子领域既不同又密切相关
1.4.2. SLP研究领域有待扩展
1.4.3. SLP研究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