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急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和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导致急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常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能是患者免疫系统受损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细菌感染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病理生理:急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过度分泌,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和炎症细胞浸润等。
支气管黏膜充血和水肿: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黏膜血管扩张和渗出,引起充血和水肿。
黏液过度分泌:炎症刺激导致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增加,黏液过度分泌堆积在支气管腔内。
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炎症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纤毛运动障碍和黏液清除功能下降。
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到支气管壁和黏膜组织中。
症状和体征: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的首发症状通常是咳嗽,起初为干咳,随后可出现痰液。
咳痰:咳嗽后可咳出黄绿色或白色的痰液,有时痰液中可见血丝。
胸闷:部分患者会感到胸闷或胸痛不适,尤其在咳嗽时加重。
气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气喘或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在活动或夜间加重。
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痰涂片和病毒/细菌筛查等。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咳嗽情况、痰液性质、是否有发热等病史信息。
症状和体征:通过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以及肺部听诊和触诊等体征进行评估。
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和病毒/细菌筛查等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等。
对症治疗:包括休息、保持水分充足、避免刺激性物质、使用咳嗽药物和退热药物等缓解症状。
抗病毒治疗:对于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抗病毒药物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抗生素治疗:对于经细菌感染确认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