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史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4专升本 文史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2;《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内容包含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等。
专升本 大学语文 《史记·垓下之围》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篇关于楚汉战争的纪传体文章。该文记叙了垓下之战项羽遭遇四面埋伏、士兵离散、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展现出项羽的勇敢和无奈。
2024 专升本 语文,通过合理安排不同结构位置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文章的精髓。
2024 专升本 语文,《风波》是现代作家鲁迅创作的小说,小说以辫子风波为核心事件,聚焦张勋复辟这一社会重大事件,透过江南水乡的小镇六斤家的贫寒破败的景象,展现了中国当时所面临的深重危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一章2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 的磨难与抗争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一、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5月,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单、判)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判)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单、判)
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 辽东半岛(没割成功,赔了赎辽费)
2、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的原因(单、材、背)
(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3、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单否、判)
(一)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二)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三)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
(四)义和团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定性: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间
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单、判)
2、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以后(单)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单、判)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1)林则徐
领导虎门销烟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单、判)
林则徐:《四洲志》
(2)魏源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魏源:《海国图志》(单)
(3)早期维新派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郑观应:《盛世危言》(单)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1)梁启超
“吾国四千余年之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单)
A、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B、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2)康有为
“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单)
A、体现了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3)严复
严复:《救亡决论》(单)
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孙中山
1894年11月: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单)
孙中山: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