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棚内照明技巧
棚内照明技巧,包括棚内拍摄的特点、光效设计、影棚拍摄应该具备的条件、分场景的光效设计、摄影棚布光的要求等等。
编辑于2022-03-19 19:48:56棚内照明技巧
摄影棚
梅里爱在巴黎郊区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玻璃摄影棚
小型摄影棚:面积在400m2以下的摄影棚,属于小型摄影棚。400m啲摄影棚,最佳长 宽比一般为25m x 16m左右,有效高度一般在12m以下
小型摄影棚只适合搭建较小的简 单的室内空间,不适合搭建外景或大型场景。小型摄影棚通常会被处理成抠像或合成摄影 棚,也会用来拍摄小型广告或产品静物等。摄影棚顶部空间越高,光线处理时可以拓展的 空间就越大,灯光成本(包括灯光器材和用电量)也就越高
中型摄影棚:面积在400m2 - 2000m2的摄影棚属于中型摄影棚:其高度应当不低于 17m,长宽比应当是8 : 5左右。如果是2000m2的摄影棚,那么最佳长宽比应当是55m x 36m 左右
大型摄影棚:面积在2000m2以上的摄影棚都属于大型摄影棚。大型摄影棚按照不同的 设计要求会有不同的长宽比,但高度会随着面积的增加而增高
大型摄影棚内可以搭建巨大建筑的复杂内景,也可以 搭建各种外景,比如雪山、湖泊、森林、街道、乡村、城市等。大型摄影棚在当代电影工 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技摄影棚:特技摄影棚从规模大小来讲一般是中小型摄影棚根据其所承担的功能 不同,特技摄影棚又可以分为虚拟空间摄影棚、水下摄影棚、模型摄影棚等。
虚拟空间摄影棚,顶部有用于记录摄影机动作的捕捉定位板,可以将摄影机所有微小动作(推、拉、 摇、移、升、降、横向旋转等)的数据准确地记录下来,传递给虚拟空间工作站,即可将现场拍摄的演 员与CG制作的前后景及气氛天衣无缝地合成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视觉效果电影《阿凡达》的大多 数合成镜头就是如此完成的
特点
摄影棚拍摄不受时间、天气、季节、环境、噪音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全天进行拍 摄。摄影棚是一个独立的拍摄空间,是专业的电影前期制作和拍摄的场所,提供各种拍摄的专业辅助设施,一般都能够满足拍摄常规场面的需要
可以根据设计的场景和光效细致地拍摄
拍摄狭小空间或封闭、半封闭空间更显优势
可以拍摄现实不存在或无条件拍摄的场景
棚内搭景空间和工作空间更宽敞,可设计和制作更理想的剧中环境空间
影棚内搭景的拍摄工艺已拓展,先在室外搭景,然后封闭周围,将顶部天光露出 或用半透明(或透明)材料遮盖,搭建成一次性专用“摄影棚”,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在拍摄特大环境、内外景连续拍摄或在棚内拍摄外景时,空间上会受到限制,因此 会采取特技转场或其他方式实现空间的连贯
光效设计
棚内光效与全片光效在风格上应当统一
光效风格的准确定位
棚内色调和影调应当符合全片的影像基调
棚内光效应当有自身的特点,应当充分发挥摄影棚的优势
空间:摄影棚搭建的内景,一般会按照比例适当放大,所以通常会比实际空间的面积要大, 因此在棚内拍摄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机位。空间大对于光线处理更有优势,摄影棚内搭建的内景往往不搭顶棚,或只搭建部分顶棚,敞开的顶部更有利于从空间顶部进行远距离的光 线布置。棚内搭景还会将某些墙面制作成“活动景片”,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拆除,以便作为布光的空间进行利用
结构:由于棚内搭景是由美术师根据电影剧本的内容、主创的理解、剧情的需要和演员的调 度等因素来设计的,因此在场景结构上就更随意一些,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度的夸张和缩 减。棚内电影场景的结构设计是为拍摄电影画面而搭建和布置的,所以画面效果的风格和 调性追求决定了场景设计的走向。
棚内光线处理的最大优势就是所有 光线均纯粹由现场照明设备提供,而且可以始终保持恒久的稳定性。棚内光线处理不受外 界季节、白昼、阴晴的影响,可以按照摄影师设计的理想效果去呈现,可以实现更细腻的 光影质感。棚内光线完全依靠人工光来制造,因此其照度、色温、稳定性、柔和程度等可 以控制在既定的范围之内,构成更稳定、更均匀、更有效的光线品格。
棚内光线应避开搭景的瑕疵,避开对外景直射太阳光质的表现
影棚拍摄应该具备的条件
在实景中不能解决或不存在的场景,在棚内搭建拍摄
无条件拍摄的场景,多选择在棚内拍摄
场地费或制片差旅费用太高,也会选择棚内搭景拍摄
实景中不存在或不符合拍摄要求的场景,都会选择搭景拍摄
人为设想的场景最佳拍摄方案就是在棚内搭景拍摄
表现过去某个时期特定的场景环境,若这些场景已经不复存在,通过在摄影棚内搭 景并结合特效合成的手段,可以准确地再现过去的特定场景
实景中没有条件使用拍摄器材时,在棚内拍摄
特技合成的场景,往往在棚内拍摄
提高影像质量,统一影片光影风格,在棚内拍摄
分场景的光效设计
日内景
直射阳光或天空散射光为主光的日内景
日景内景的重要标志就是窗外有自然光(直射阳光或天空散射光),并且这些自然光是 环境及人物光线的最主要的来源匚直射阳光作为日景内景的主光源,通常被表现为直射的 光束和光斑,在室内外光比相当大时,适量施放白烟可以产生光束
主光为室内人工光与窗外自然光相结合的日内景
在很多情况下,室内有人工光源,窗外有天空自然光照射,演员并非只拍一张剧照, 而是要随剧情的发展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所谓的调度。演员在不同光区里会形成不同 的光影效果,那么就会形成人工光和自然光相结合的“复合式主光”
主光以人工光源为主的日内景
电影画面的处理,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别。特别是运用灯光营造气氛的手段会显得 格外明显,比如,电影场景内通常会用多台道具灯作为展示空间的光源依据,如 这种情况仅存在于唯美主义风格的电影之中低色温人工光为主的室内日景气氛在现代电 影中运用得非常普遍,且效果良好
夜内景
窗外月光或散射天光为主光的夜内景
这种夜景的光源其实是假定光源,因为月光 其实无法提供足够的照度使感光材料曝光,电影中的夜景都是假定的夜景。通常会将主光 假定为方向感很强、色温较高且柔和的天空散射光。天空散射光能够形成淡淡的密度,给 场景和人物提供一定的照度
窗外光源与室内光源的结合,共同构成人物或环境的主光
人物在行进中,不同区 域会受到不同光源的影响。有时候是在开灯关灯之间光影关系发生变化,有时候是人物 面部朝向不同也会出现窗外月光(或天空散射光)和室内灯光结合的主光的情形
室内人工光源为主光的夜内景
人工光为主的室内夜景非常多见,绝大部分有光源 的内景都会如此设计。一般窗外会设计成淡淡的高色温蓝光,前景的人物在台灯附近,形 成鲜明的光影关系,构成有表现力的造型效果。这种人物距离光源很近而产生的变化称之 为低照度照明。人物在低照度环境下,随着距离的改变会发生明显的亮度变化,这是因为 人物在离低照度光源很近时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光照,但距离稍远一点就会发生光线明显的 衰减现象,这就是低照度照明效果的成因及魅力
外景日景
主光为阳光的棚内外景
阳光为主的棚内外景,在设计阳光为主光时,应当将作为主光的光源尽量远离被摄区 域。距离越远,呈现的阴影越实,越显得真实。如果距离不够远,或处理时在光源前面加 上柔光片,就会造成阴影模糊的虚假感觉
天空散射光为主光的棚内外景
在设计棚内光线的时,将外景光线气氛处理成阴天效果是相对明智的选择。因为阴 天是均匀柔和的光影效果,这种效果相对而言在棚内更容易实现,而且真实可信
外景夜晚
特殊气氛外景
特殊气氛的营造也是摄影棚最擅长的。比 如外景雪景、雨景的拍摄等
摄影棚布光的要求
布景与天片间应保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便有足够的空间使用灯光器材
天片的明度应适当提高,可以节约灯光
棚内景物应适当按比例放大,有利于拍摄和产生空间、纵深
棚内景物应有一定量的活动景片,有利于布光、借位拍摄
禁止使用任何易燃材料、不环保材料搭景
当背景抠像时,绿布(或蓝布)应当色度均匀,饱和度高,哑光质地
一般将绿布的亮度值控制在曝光点上下一级范围内 为最佳效果,绿色会得到高饱和度的还原绿光反射会影响人物的暗部,有效消除或减弱 的方法有:①拉大人物与绿色背景的距离;②适当提高人物暗部的整体亮度;③在抠像密 度许可范围内降低背景的亮度;④选择哑光度更高的背景布;⑤给人物增加轮廓光作为修 饰光;⑥尽量缩小背景绿布的面积,将与前景人物重叠区域以外的绿布,用黑布或白布遮 盖。蓝布抠像是胶片时代的抠像手段,随着数字摄影机的普及,现今已很少使用。因为蓝 布的明度(反光率)较低,需要更多的光照才能达到规定亮度。但如果要抠绿色植物等, 也会使用蓝布抠像的方法
摄影棚内布光程序及处理技巧
工作步骤
(1 )摄影师对于照明创作的独立构思
(2)与照明师协商布光方案
(3 )照明组的准备工作和初步布光
(4)现场细节调整
2.布光步骤及处理方法
第1步:底子光
底子光是处理摄影棚内景时必须首先制订的方案,在其他灯具设备动工之前就可以事 先安装妥当。底子光的照度应当比实际要求的照度值稍高一些,因为这样在拍摄时如果需 要提亮,就变得非常容易。而且做底子光的灯具往往数量较多,位置较高,在数日或数月 的漫长拍摄中,这些灯具可能会逐渐损坏,这样多出的数量即可发挥作用,不需要每天都 补充灯泡。照明师通常会将底子光的灯具设备连接调压器,在需要微妙的变化时可以得心 应手,不但可以降低照度,还可以降低色温,使得场景暗部层次中附加一层淡淡低色温, 与窗外的白光构成色温对比。
第2步:场景主光和人物主光
较大的场景一般会将场景主光和人物主光分别进行处理,这样更有利于单独进行控 制e不管是光线方向、光质还是照度,都可以按照艺术需要进行处理
第3步:环境光
第4步:人物副光
副光是主光的重要补充,副光与主光的差值构成光比,光比的大小影响画面的影调。 副光的色温影响被摄主体的色彩还原,也影响画面的色调人物副光不强调方向感,但对影调的形成起到 重要的作用。对人物副光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实施时应当不拘一格
第五步:效果光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