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文学下册
这是一个关于古代文学下册的思维导图,古代文学是一个充满魅力和价值的时期。通过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感受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编辑于2023-12-19 10:14:37古代文学
诗文
明代(集团林立,流派纷呈)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宋濂
送东阳马升序
刘基
寓言
台阁体
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杨士奇《高邮》《游东山记》
茶陵诗派
李东阳《寄彭民望》
性气诗派
陈献章,庄昶
前七子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李梦阳《秋望》
何景明《秋江词》
后七子
第二次复古运动高潮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清之江西》
王世贞《戚将军赠宝剑歌》
唐宋派
学习唐宋为旨归,表现真实感受
归有光《项脊轩志》
吴中四才子
唐寅《把酒对月歌》
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
八股文
形式:结构固定,体用排偶
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大结
八股定型:明前期。代表作:黄子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八股繁荣:明中期。代表作:归有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上于至善》
八股文新变:明后期。代表作:汤显祖《我未见好仁者》
钦定四文书:钦定权威的明清八股文选集
晚明诗文
李贽:童心说
公安派
公安三袁
独抒性灵,不拘俗套
袁宏道:《满井游记》《徐文长传》
竟陵派
钟惺,谭元春
幽深孤峭
谭元春《登清凉台》钟惺《浣花溪记》
小品文
张岱
性情文字
张岱《湖心亭看雪》
文学社团(感时伤世,爱国)
几社
复社
晚明诗坛的女性作家群体
清前中期
流派纷呈,数量巨大,开拓与创造,取得相当高的成就
遗民诗人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屈大均《摄山秋夕》
虞山诗派
钱谦益《金陵秋兴八首次草韵堂》
娄东诗派
吴伟业《圆圆曲》
国朝诗人
王士禛《再过露筋寺》
阳羡词派
陈维崧《点绛唇》
浙西词派:
朱彝尊《卖花声》
京华三绝”
纳兰性德 《长相思》曹贞吉 顾贞观
批判反思为主的学者之文
黄宗羲《原君》 顾炎武《复庵记》 王夫之
深沉谨严的文人之文
侯方域《李姬传》
沈德潜、翁方纲与雅正诗风
沈德潜与格调说: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讲究章法、声调与诗格,致力诗歌的“雅正″ 诗雍容典雅,平庸无奇。
翁方纲与肌理说:“肌理”包括“义理”和“文理”,“言有物”,“言有序”,强调以考据、 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学人之诗”
此类倡导下的诗歌倾向复古,偏于雅正,忽视诗歌抒情言志的本性,佳作很少。
袁枚与性灵派诗潮
代表人物:袁枚,蒋士栓,赵翼
创作特色:袁主“性灵说”,诗要出于性情,要有个性,要求创新,要向民间学习。诗歌多以才运笔,抒发性灵,极有特色。笔触广泛,反映现实、咏物怀古、描绘山川自然和表现个人志趣,大都不受传统思想束缚和正宗格调限制,信手拈来,矜新斗捷,不尽遵轨范;清灵隽妙,具有感情奔放、议论新颖、笔调活泼、语言晓畅、句法灵巧等特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创新。
性灵诗潮的近代性质:平民色彩的情感 诗人的创作灵感→ 此派在清中叶诗坛声势最大、影响最巨,为诗坛注入清新活力,成就相当高
赏读篇目:袁枚·《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马嵬》(其二)《鸡》
厉鹗与浙派诗
代表人物:厉鹗 杭世骏 金农创作
主张:作诗既要重学问又要重性灵
桐城派散文
代表人物:“桐城三祖”——方苞 刘大櫆 姚鼐
创作特色:方苞“义法”说, 刘大櫆“神气”说
此派散文以“文坛正宗”标榜,影响一直到近代的严复等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中国文学史上所少见。
代表作: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刘大櫆·《游万柳堂记》 姚鼐·《登泰山记》
晚清
开风气之先的龚自珍
爱国诗潮代表:张维屏、林则徐 、魏源
诗界革命
领导者:黄宪遵
革命口号提出者:梁启超
篇目: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哀旅顺》《度辽将军歌》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丘逢甲·《春愁》 谭嗣同·《狱中题壁》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苏曼殊《本事诗》其九
新文体散文
口号提出者:梁启超
代表人物:梁启超 康有为 谭嗣同
赏读篇目:谭嗣同《仁学》 章炳麟·《革命军序》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林觉民·《与妻书》
藏,蒙古,柯尔克孜族的三大史诗
藏族史诗《格萨尔》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小说
明代
三灯丛话
开国:旺盛期
:翟估《剪灯新话》
李昌祺《剪灯余话》
正统:低谷期
嘉靖:高峰期
邵景詹《觅灯因话》
传奇小说
几乎为爱情故事
推动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繁荣
笔记小说
志怪类
志人类
笑话崛起
冯梦龙《古今谭概》
三国志演义
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形象塑造的特色
优势:强烈而鲜明的印象 单纯、和谐、崇高的美感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
弱势:只有人物的横断面 没有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失真失据
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智绝
关羽:义绝
曹操:奸绝
水浒传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
英雄传奇小说成熟的标志
形象塑造艺术
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
善于从发展变化中刻画人物
迈出了特征化到个性化的坚实一步,将性格相近的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形象分析
李逵:纯任本能的感性型人物
鲁智深:粗中有细,性急但克制
武松:恩怨分明的江湖义侠
林冲:奸逼民反的典型
西游记
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形象塑造特色
一 多角度、多色调描绘形象
二 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三 以幽默诙谐的艺术描写渲染形象的个性特点,使形象带有浪漫主义的喜剧色彩。
形象分析
孙悟空:冲天逆地的大英雄 但有弱点揭示——更加真实可感
猪八戒:可笑——人性弱点的集中体现 可爱——大节良好
金梅瓶
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长篇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小说; 晚明批评界所谓“世情书”:主指宋元以后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的一类小说; 现当代:一般专指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又称“人情小说”。
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 ,暴露社会的矛盾:农本的、封建的势力走向没落,新兴的商人凭着诱人的金钱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剖视扭曲的人性:兽性毕竟不等于人性
里程碑意义
一. 题材上,寄意于时俗,变奇为常,从神到人,标志着中国小说创作观与功能观的新转变。 琐碎家事(辐射社会) 市井人物
二.立意上,从歌颂到暴露,由美到丑,标志着中国小说美学观念的新发展。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人间的假、丑、恶
三. 形象上,从故事到人物,变单色调、特征化为多色调、立体化,标志着中国小说形象 塑造的新进步。
四 .结构上,从线性结构到网状结构,标志着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的新突破。意脉相连、浑然一体的生活之网
五 .语言上,从雅变俗,多用市井语、家常口头语,标志着中国小说语言发展的新方向,即口语化、俚俗化。市井文字风格
形象分析
西门庆:兼商人、官僚、恶霸为一体 兽性与人性并存于一身 自我意识觉醒 人性扭曲
潘金莲:自我意识完全异化为自私自利 人性被扭曲的市民妇女形象
话本小说
三言二拍
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创作特色
题材:1.广泛描写社会生活,对官场阴暗面的揭露尤为触目惊心。2.描写情爱婚姻,宽容情欲而赞赏情爱,包含晚明新的社会意识3.反映市井细民的道德标准4.展现下层文人生活。 艺术贡献:1.故事情节完整曲折,长于运用巧合、悬念等艺术手法。 2.多种艺术手段描绘性格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 3.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特征明显。
二拍创作特色
(一)题材内容:描绘时代社会的种种世相,反映当时的文化思潮。 (二)艺术贡献:总体艺术成就不及“三言”,但一些写作技巧有所发展。
清前中期
白话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小说新品类 章回式的中篇小说
代表作:《玉娇梨》《平山冷燕》《金云翘》《宛如约》《定情人》《好逑传》《驻春园小史》
艺术特色
一类型化的题材故事
2.特色化的思想内涵
3.模式化的艺术表现
李渔拟话本小说
《无声戏》18篇《十二楼》12篇
创作特色
1、作者的主体意识超常发挥,将文学创作的虚构权力推向极。
2.娱乐为旨归:游戏人生的娱乐性
《聊斋志异》
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孤愤之书”—— 谈鬼说狐而贴近人生抒情表意
文体特色
(一)独特的创作方法:“一书而兼二体
(二)发展与创新:出于而胜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
艺术手段
一、既善于以情节的迂回曲折推出形象,又善于在尖锐的冲突中突出形象。
二、既能抓住特征突出人物性格,又能写出不同的人物特色。
三、入情入理的心理描摹使形象格外丰满动人
四、细腻生动的细节描绘使形象更加鲜活神妙
五、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映照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遭际
六、对比映衬的技法使形象各展其妍同放光辉
形象分析
丑恶人物,美善人物,情中男女
《儒林外史》
古代成就最高的讽刺小说
内涵
科举制下文人的腐败与理想文士的探求
讽刺艺术特色
一、秉持公心 指擿时弊
二、戚而能谐
三、婉而多讽
《红楼梦》
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悲剧内涵
爱情婚姻悲剧 宝黛爱情悲剧 ——“木石前盟” 倾心之爱被扼杀 玉钗婚姻悲剧 ——“金玉良缘” 没有爱情的婚姻
女儿国”悲剧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青春生命和美被毁灭的悲剧—文化悲剧
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 “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封建末世悲剧
人生悲剧——理想悲剧
杂家小说
小说新品种 性质不同的题材融为一体 炫耀卖弄才学 “才学小说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部才学小说
李百川《绿野仙踪》 -杂家小说代表作之一
李汝珍·《镜花缘》 ——才学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文言小说
屠绅·《蟫史》——我国第一部文言长篇章回体小说
晚清
古典小说畸变
侠义公案小说
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合流《施公案》:现知最早的侠义公案小说
《三侠五义》:最成功的侠义公案小说故事
儿女英雄小说(京味小说的泛滥)
俞万春·《荡寇志》
文康·《儿女英雄传》
狭邪小说(上承清前中期的才子佳人小说 下开晚清后期的谴责小说和鸳鸯蝴蝶派小说)
陈森·《品花宝鉴》
魏秀仁·《花月痕》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狭邪小说中成就最高。吴语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界革命
口号提出者:梁启超
梁启超《新小说杂志》中国小说开始由古典向现代迈进
四大谴责小说:干预现实 开启民智——抨击腐败 直抉时弊 强劲的批判现实文学潮流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官场群丑图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肌体的溃烂
刘鹗·《老残游记》中国封建主义的官僚政治及其文化心态的透视和反思
曾朴·《孽海花》昂扬的爱国精神和激进的革命倾向振聋发聩
戏曲
明代
明杂剧
最高成就者:徐谓
代表作:《四声猿》
篇明《狂鼓史》《雌木兰》
明传奇
含义: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南方戏剧特征、同时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明杂剧精华的一种有别于杂剧的新型艺术形式,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结构上,更自由,篇幅长得多;音乐上,以南曲为基础的南北合流 结构;脚色行当上,分工更细,趋于完善。
汤显之争
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戏剧。倡导封建正统的内穹,注重曲子声律。代表作:《博笑记》
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戏剧,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 以奇幻故事承载浪漫精神, 讲究文采,曲词华美。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明代剧坛成就最高者
牡丹亭: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杜丽娘:才貌端妍 聪慧过人 热爱自由 渴求美爱 勇于反叛、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
柳梦梅:痴情 钟情 纯情
明诃
明初:高词
正德嘉靖:杨慎
明末:云间词派:陈子龙
散曲
明前:朱有燉
明中:冯惟敏
明后:梁辰鱼
民歌
冯梦龙《童痴一弄·挂技儿》《童痴二弄·山歌》
清前中期
晚霞灿烂中即将谢幕 数量众多 高质量的作品问世
类型
吴伟业、尤侗等的借史写心剧 代表作家作品:吴伟业 尤侗 吴伟业·《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
二 李玉及苏州作家的时事剧 代表作家作品李玉 朱素臣 朱佐朝 叶雉斐 毕魏 丘园 李玉·《清忠谱》 朱素臣·《十五贯》
三 李渔的风情谐剧(以娱乐为旨归的文学倾向) ※ 戏曲理论《闲情偶寄》代表作:《风筝误》
《长生殿》《桃花扇》
清代戏曲的高峰。
南洪(洪昇)北孔(孔尚任)
讲唱文学
讲唱文学:说唱艺术据以演出的底本,现通称为曲艺,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与戏曲紧密相联,源远流长,如唐代变文、宋金元的诸宫调。
弹词(流行于南方)《再生缘》
鼓词(北方)
子弟书(北方)
晚清
京剧
道光年间,京剧诞生
话剧诞生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等在日本东京组织创立春柳社,中国第一个新戏剧团体;1907年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标志着中国早期话剧的生成。1907年王钟声于上海创立春阳社,公演《黑奴吁天录》,中国本土“真正的话剧”。 1907年被视作中国话剧的诞生之年